(一)急性期 近年來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急性期治療主要是非手術療法,但偶爾仍需手術治療。
1.非手術療效
?、排P床休息和抬高患肢:患急性深靜脈血栓病人,需臥床休息1~2周,使血栓緊粘附于靜脈內膜,減輕局部疼痛,促使炎癥反應消退。在此期間,避免用力排例以防血栓脫落導致肺栓塞?;贾Ц咝韪哂谛呐K水平,約離床20~30cm,膝關節(jié)處安置于稍屈曲位。如抬高適宜,就不需用彈力繃帶或穿彈力襪。開始起床活動時,需穿彈力襪或用彈力繃帶,適度地壓迫淺靜脈,以增加靜脈加回流量,以及維持最低限度的靜脈壓,阻止下肢水腫發(fā)展。彈力襪使用時間:①對小腿深靜脈或淺靜脈血栓性靜脈炎,一般不需用,但如踝部及小腿下部出現(xiàn)水腫,可用數(shù)周;②對腘、股靜脈血栓形成,一般使用不超過6周;③對髂股靜脈血栓形成,先使用3個月,以后間斷取除,一般不超過6月,但如水腫出現(xiàn),則需繼續(xù)應用。病人在早期,禁忌久站及久坐。對重型髂股靜脈血栓形成病人,適當限制站立及坐位,并抬高患肢3個月,這樣可促使下肢建立側支靜脈以減輕下肢水腫。
?、瓶鼓煼ǎ哼@時深靜脈血栓形成現(xiàn)代最主要的治療方法這一。正確地使用抗凝劑可降低朏栓塞并發(fā)率和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后遺癥。其作用在于防止已形成的血栓繼續(xù)滋長和其他部位新血栓的形成,并促使血栓靜脈較迅速地再管化。
適應證:①靜脈血栓形成后1月內;②靜脈血栓形成后有肺栓塞可能時;③血栓取除術后。
禁忌證:①出血素質;②流產后;③亞急性心內膜炎;④潰瘍病。
常用抗凝血劑有肝素和香豆素類衍化物。
肝素是一種有效抗凝劑,藥效迅速,靜脈注射10分鐘后,就能有效地控制血液凝結力。其作用時間短,在體內迅速被破壞,大部被酶破壞,小部經腎排泄。靜脈注射3~6小時后,血液凝固時間即能恢復正常。肝素水溶劑有12500μ和5000μ兩種針劑,每100μ相當于1mg。一般劑量近墾素1~1.5mg/dkg/4~6h計算。給藥途徑可經皮下脂肪層、肌肉、或靜脈注射:①深脂肪層注射:一般注射在腹壁深脂肪層,用濃的肝素溶液(100mg/dml),劑量每次按公斤體重1~1.5mg計算。每隔8~12小時注射1次;②肌肉注射:肝素劑量每次50mg,每隔6小時注射1次;③靜脈注射:連續(xù)靜脈滴注法和間歇靜脈注射法,可每次注射50mg,每4~6小時1次。
肝素應用時,需測定凝血時間調節(jié)肝素劑量。一般用試管法測定,在間隔注射前1小時測定,以調節(jié)下次的注射劑量,凝血時間(試管法)正常值為4~12分鐘。在進行肝素療法期間,要求凝血時間維持在15~20分鐘。如凝血時間為20~25分鐘,肝素劑量減半;凝血時間超過25分鐘,暫停注射1次。4~6小時后再次測定,以決定肝素用量。肝素療程一般為4~5天,然后應用口服抗凝藥物,如香豆素類藥物。
肝素一般很少有過敏反應。用量過多,可引起出血,如血尿、創(chuàng)口出血或內臟出血等。一旦發(fā)生,可用硫酸魚精蛋白拮抗,劑量按1~1.5mg對抗肝素1mg。它具有完全的拮抗作用,可每隔4小時注射1次直到出血停止。必要時可輸新鮮血。
香豆素類衍化物是一種凝血酶原抑制劑。其作用誘導期長,一般需在用藥后24~48小時才開始起作用。作用消失時間也長,并有藥物累積作用,要停藥后往往要經過4~10天作用才完全消失。香豆素類衍化物均用口服法。凝血酶原值應維持在20~30%(濃度%)。
現(xiàn)國內常用香豆素類衍化物有:雙香豆素(dicoumarin),新抗凝(stntrom)和華法靈鈉(warfarin sodium)。一般以華法靈鈉最常用,第一日每次5mg,每日3次;第二日每次5mg,每日2次;第三日開始每次2.5mg或5mg,每日1次,根據(jù)凝血酶原時間調節(jié)。
香豆素類衍化物引起出血時,處理為靜脈注射維生素K110~20mg。嚴重出血者,需靜脈注射大劑量維生素K1,每次50mg,每日1~2次,并輸新鮮血。
凡肝腎功能不全及有出血傾向者,禁用抗凝血療法。抗凝血療法,一般選用肝素4~5天,停肝素前一天起口服香豆素類衍化物,療程應根據(jù)病變部位及有無肺栓塞而定。1975年Hirsh指出,小腿深靜脈血栓形成需4~6周;髂股靜脈血栓形成需3~6月;輕度肺栓塞需4~6周;重度肺栓塞需6個月。
?、侨苎ǒ煼ǎ杭毙陨铎o脈血栓形成或并發(fā)肺栓塞,在發(fā)病1周內的病人可應用纖維蛋白溶解劑包括鏈激酶及尿激酶治療。1984年Zimmermann主張在血栓形成2周內,仍可應用溶栓藥物。
鏈激酶是從溶血性鏈球菌培養(yǎng)液提制,尿激酶則由人尿提制,兩者均是有效的活化劑,能激活血液中纖維量白酶原使之轉變?yōu)槔w維蛋白酶。此酶可水解纖維蛋白成為小分子多肽,達到溶解血栓的目的。
尿激酶的使用法:①初劑量:一般為5萬μ/次,溶于5%葡萄糖水或低分子右旋糖酐250~500ml靜脈滴注,每日2次;②維持劑量:纖維蛋白原正常值為200~400ml/dl,如測定低于200mg/dl,暫停注射1次。同時測定優(yōu)球蛋白溶解時間,正常值大于120分鐘,如小于70分鐘,也需暫停次。使用時間可長達7~10天;③副作用:尿激酶無致熱反應,副作用遠較鏈激酶為輕,可有出血如創(chuàng)口出血,但很少發(fā)生,發(fā)熱、惡心、嘔吐、頭痛、倦怠、胸悶及皮疹等。并發(fā)嚴重出血時,可用10%6-氨基已酸10~20ml,靜脈注射,必要時可輸注纖維蛋白原。
近年來,已研制成功作用僅限于血栓部位的新溶栓藥物,使溶栓藥物史上又增添新的一頁。①人體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物(TPA),自子宮組織或人體黑色素瘤細胞瘤培養(yǎng)液中提取,能特異地激活血栓表面凝膠狀態(tài)的纖溶酶原,但對血液循環(huán)中溶解狀態(tài)的纖溶酶原無作用,故無全身影響,該藥產量甚微,價貴。1989年Krupski報道臨床應用TPA治療血管阻塞,8例中有7例血栓完全溶解,1例部分溶解,無併發(fā)癥。國內實驗研究已完成,尚未攤投入臨床應用。②尿激酶前體(Pro-UK),是尿激酶的活作用,國內外均處于實驗階段。
?、绕渌幬铮褐蟹肿恿?平均分子量7~8萬)或低分子量(平均分子量2~4萬)右旋糖酐靜脈滴注,是治療急性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輔助藥物,現(xiàn)已被廣泛應用。低分子右旋糖酐能消除紅細胞凝聚,防止血栓繼續(xù)滋長及改善微循環(huán)。療程為10~14天??膳c肝素或尿激酶同時應用。副作用:偶有過敏反應、胸悶、呼吸困難、腰痛、出血和寒戰(zhàn)等。
2.手術療法 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一般不作手術取栓。但對于廣泛性髂股靜脈血栓形成伴動脈血供障礙而肢體趨于壞疽者(股青腫),則常需手術取栓。髂股靜脈血栓取除術的手術時間,一般在發(fā)開門見山72小時內,尤以48小時內效果最好。手術時間越早,血栓與靜脈壁粘連、炎癥反應程度越輕、靜脈內膜破壞越輕、繼發(fā)血栓形成越少,手術取栓越可徹底,術后療效更佳。在作髂股靜脈切開取栓時,需暫時性阻斷下腔靜脈或髂總靜脈,以防取栓時血栓脫落發(fā)生肺栓塞。如采用進腹途徑顯露、鉗夾阻斷下腔靜脈,創(chuàng)傷較大且費時。目前采用的方法,是先在健側腹股溝部在局麻下作一小切口,顯露股靜脈,插入帶氣囊的腔靜脈阻斷導管,在取栓時鼓張氣囊,暫時性阻斷下腔靜脈回流。然后再作病側用股溝部切口,顯露股靜脈,插入Fogarty導管(一種帶氣囊的導管)向近心端到達髂總靜脈,鼓張氣囊后,將血栓緩慢地拉出。萎癟腔靜脈阻斷地管的氣囊,恢復靜脈血回流。用塑料帶暫時控制股靜脈近端,將Fogarty導管再向遠心端插入腘靜脈,鼓張氣囊后,將遠端血栓緩慢地拉出。同時可在體表反復輔以向心方向的手法擠壓,擠出小腿靜脈及分支內的血栓。這是一個必不可少的步驟,否則可發(fā)生繼發(fā)血栓。兩側的靜脈壁切口宜用7-0或5-0尼龍線作精細的間斷縫合或連續(xù)縫合,要求內膜對合整齊,勿使外膜內翻。術后需應用抗凝血療法。
Andriopulos報告164例髂靜脈血栓切除術,其中87例在發(fā)病4天內手術,41例在發(fā)病8天內手術,其余更晚。有6例發(fā)生肺栓塞,2例死亡。在165例中遠期隨訪者134例,療效最好者是發(fā)開門見山1~4天內手術的病人。134例中50%痊愈,295偶有中度腫脹,僅4例存在嚴重血栓形成后綜合征。手術效果較為滿意。1980年Nüllen報道46例急性髂股靜脈血栓形成,對其中13例凝有肺栓塞患者作了及時的血栓切除術。取栓后同時作暫時性動靜脈瘺,3月后關閉瘺口。13例患者術后均未發(fā)生血栓形成及肺栓塞,所有病人均保存了靜脈瓣膜功能,無深靜脈血栓形成后綜合征癥狀。掌握好手術適應證,髂股靜脈血栓切除術仍是有效的治療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