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俗語叫做“十人九痔”可見痔瘡的發(fā)病率之高,尤其是現(xiàn)在大多數(shù)人都是辦公族,每天都在辦公室坐著,造成了痔瘡的發(fā)病率更高,那么如何治療痔瘡呢?下面分享痔瘡的中醫(yī)治療和偏方。
中醫(yī)辨證治療痔瘡
(1)氣滯血瘀
主證:肛緣腫脹,隱見紫瘀,內痔脫出,表面紫暗糜爛,疼痛劇烈,肛管緊縮,便秘溲黃。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苔白或黃,脈弦或澀。 治法:行氣化瘀,消腫解毒止痛。方藥:止痛如神湯。
方解:方中以熟大黃主瀉火解毒,活血行瘀;輔以黃柏、枳實清熱燥濕,瀉熱通便;皂角刺消腫排膿;歸尾、秦艽養(yǎng)血祛風;蒼術、防風、澤瀉、檳榔以祛風利濕,降氣止痛。諸藥合用,共奏解毒消腫,行氣化瘀止痛之功。
(2)風傷腸絡
主證:便血色鮮紅,滴血或射血,或有肛門瘙癢,口燥咽干。舌質紅,苔薄白或薄黃,脈浮數(shù)。 治法:清熱涼血祛風。 方藥:涼血地黃湯。
方解:方中以生地黃、當歸尾、赤芍涼血和血;黃芩、黃連、天花粉清熱瀉火;地榆、槐角能清大腸之火而涼血止血,配以升麻、甘草等以清熱解毒;荊芥祛風解表,涼血止血。諸藥合用,共奏清熱涼血之功。
(3)脾虛氣陷
主證:痔核脫出,不易復位,肛門下墜感,便血色淡,伴氣短懶言,納呆便溏,神疲乏力,面色無華。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或芤。 治法:補中益氣,固脫止血。 方藥:補中益氣湯加減。
方解:方中黃耆補中益氣,升陽固表;黨參、白術、炙甘草甘溫益氣;脾虛則運化失司,易致氣滯,故用陳皮理氣化滯;升麻、柴胡協(xié)同參、耆以升舉清陽,使下陷之氣得以提升;血生于氣,氣虛則血弱,故用當歸補血和營;赤石脂澀腸固脫止血。諸藥合用,具有補中益氣,升陽固脫止血的作用。
(4)濕熱下注
主證:便血色鮮紅,量較多,肛內腫物外脫,可自行回縮,或脫出物滲出液較多,黏膜糜爛,或伴大便黏滯不爽,肛門灼熱,潮濕不適。舌質紅,苔黃膩,脈濡數(shù)或滑數(shù)。 治法:清熱滲濕止血。 方藥:臟連丸合萆薢滲濕湯。
方解:方中以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豬大腸的臟器療法,給病變部位作引經藥物,使藥力直達患處,可提高療效,兩者合用具有清化大腸濕熱之功。萆薢分清化濁;牡丹皮清瀉肝火和涼血消瘀止血,黃柏以苦勝濕,以寒清熱;茯苓、薏苡仁、澤瀉、滑石、通草以淡滲濕。諸藥合用,共奏清熱滲濕止血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