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出血是肛腸科中常見的癥狀之一。痔瘡、大腸癌、肛裂,直腸息肉、直腸癌、下消化道出血等疾病都可能導(dǎo)致大便出血。因此廣大便血患者一定要對此引起重視,便血可能預(yù)示著身體的其他疾病。
屈氏韌帶以下的消化道(包括空、回腸,結(jié)腸與直腸)稱下消化道。上述部位的病變引起的出血稱便血,即下消化道出血,表現(xiàn)為血液由肛門排出,或者血液與糞便一同排出,血色多呈鮮紅或暗紅。如病變在空、回腸或右半結(jié)腸,加之出血的量較少,出血速率較慢,則可排出黑便(柏油樣便),此種情況易與上消化道病變所致的出血相混淆。此外,當上消化道病變出血時,如出血量大,速度快,血液在腸腔停留時間短時,也可表現(xiàn)為肛門排出暗紅、甚至鮮紅色血便,此種情況也易與下消化道病變出血相混淆,以上二種情況必須加以鑒別。
1、痔瘡
大便帶血一般發(fā)生在排便過程中或便后,呈滴血或噴射狀,血色鮮紅,血與糞便不混合。痔瘡引起的大便出血、患有痔瘡解大便時鮮血常與糞便相混,有時伴有痔核脫出,形成水腫,嵌頓時可發(fā)生疼痛,嚴重的痔瘡患者可導(dǎo)致貧血。
2、肛裂
肛裂導(dǎo)致的大便帶血,血色鮮紅,滴出或手紙擦后有血跡,且便后有肛門劇烈痛疼。
3、直腸、結(jié)腸息肉
血色鮮紅、無痛、血與大便不混合。直腸息肉、乙狀結(jié)腸息肉引起的大便出血。便后有鮮血或暗紅色血液染于大便之外,直腸息肉偶伴有息肉脫出。
4、潰瘍性結(jié)腸炎
出血混有黏液或呈膿血便,伴有腹痛、發(fā)熱、便頻等。
5、直腸癌
血色鮮紅或暗紅,呈滴狀附于大便表面;晚期常出現(xiàn)膿血便并伴有肛門直腸下墜、消瘦、大便習(xí)慣改變等癥狀。大腸惡變、直腸惡變引發(fā)的大便出血。表現(xiàn)為解黏液膿血便或暗紅色血便,晚期惡變腫的大便有惡臭。
6、細菌性痢疾
便血的原因量較少,常與糞便相混,呈膿血樣或膿血黏液樣便,色鮮紅,大便頻數(shù),有里急后重感及左下腹壓痛,并伴有腹痛、腹瀉及惡心、嘔吐。
7、直腸息肉
便中帶血或排便后出血,一般便血量不多,不與糞便相混,血液附著于糞便表面,呈鮮紅色。慢性者可混有黏液或膿液。有時糞便變細呈細條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