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膿胞瘡,是一種發(fā)于皮膚、有傳染性的化膿性皮膚病。其特點是顏面、四肢等暴露部位的膿皰、膿癡。多見于兒童,好發(fā)于夏秋季,治療方法主要為中醫(yī)治療和西醫(yī)治療:
1.西醫(yī)藥治療
(1)全身治療:對于皮損廣泛,伴有發(fā)熱或淋巴結炎者,可給予磺胺藥或抗生素制劑。
(2)局部治療:以殺菌、消炎、止癢、干燥為原則。皰壁未破者可外搽1%樟腦、10%硫黃爐甘石洗劑,每日數次。皰壁已破形成糜爛面或結痂者,可先以O.1%利凡諾溶液濕敷,敷后外用O.5%新霉素軟膏或百多邦軟膏、環(huán)丙沙星軟膏等,亦可用2%龍膽紫溶液。
取氯霉素注射液1克,2%龍膽紫12毫升,兩藥混合備用。先用淡鹽水或溫開水清洗膿液,再用棉簽蘸氯霉素龍膽紫溶液搽患部,每日3-4次,3天唯一個療程。一療程后如未痊愈,可再用一個療程。
一般應用75%酒精拭擦皮膚患處進行消毒,再用藥棉棍或消毒的細針將膿疤挑破,吸干液體。液體會不斷滲出,要注意多次吸干,涂上2%龍膽紫藥水,不使感染面擴大。對周圍的皮膚用酒精擦拭(每次喂奶前)保持清潔。平時注意勤換內衣,做好清潔護理,有膿包瘡的更要天天換內衣。如膿包瘡較多,應去醫(yī)院診治。
輕癥一般以外治為主。病初僅有少數膿皰,宜將表皮刺破,用消毒藥棉吸去液體,涂2%紫藥水或涂上新霉素桿菌肽油膏;患處四周的皮膚須每隔2-3小時用75%的酒精消毒1次。結痂部位,要先用1:1000高錳酸鉀液沖洗后再揭去痂皮,涂些紫藥水。保持小兒的清潔衛(wèi)生,衣服的清潔衛(wèi)生和皮膚清潔干爽。
膿包瘡是小兒最常見的由化膿球菌引起的一種皮膚病。大多為葡萄球菌引起,可誘發(fā)急性腎小球腎炎。搽氯霉素龍膽紫溶液,有明顯療效。
膿包瘡過多,全身應用抗菌素(青霉素、紅霉素、慶大霉素等)和抗組胺藥,局部用2%龍膽紫溶液或抗菌素軟膏外搽。氯霉素是廣譜抗菌素,對革蘭氏陽性和陰性細菌均有較好療效,龍膽紫兼有殺菌和收斂作用,兩者混合后作用增強,療效更好。
患病的小兒,其衣服、尿布等應每天煮沸消毒一次,烈日下曝曬被褥;嬰幼兒的生活用品要經常消毒、洗曬,并自備一套,單獨使用;要注意經常給小兒洗澡換衣服,剪指甲;防止皮膚損傷。
2.中醫(yī)藥治療
(1)內治法
癥見膿皰周圍有炎性紅暈,破后糜爛結膿痂,可伴發(fā)熱、口渴、納呆、便干尿黃,舌紅、苔薄黃,脈滑數。癥屬肺胃濕熱,外感毒邪。
治法:清熱解毒利濕。
方藥:蒲公英10克、地丁10克、野菊花10克、金銀花10克、黃芩10克、生地10克、澤瀉10克、滑石30克(包煎)、生甘草6克。
(2)外治法
?、偃缫饨瘘S散以涼茶調后外搽患處。
②馬齒莧30克、苦參30克,水煎濕敷患處。
?、垲嵉股?大黃、硫黃各等份)洗劑外搽。
在很多的時候我們都在被身邊的疾病困擾,我們見不到光明和未來,為了讓我們自己能夠更加健康的生活我們就要對我們身邊的疾病進行了解,對于膿包瘡我們已經介紹了治療方法,所以膿包瘡患者一定要認真的去治療,因為這個疾病是可以治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