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結核是常見的一種皮膚結核病,很多患者在發(fā)病初期不容易察覺,導致耽誤治療,再加上淋巴結核的治療過程比較緩慢,很難治愈?,F(xiàn)代出現(xiàn)淋巴結核的針灸治療,主要是采用火針、針挑法、截根術等法,雖然近年來治療淋巴結核的藥物增多,但是在臨床上面針灸治療本病的成功案例特別多,那么,具體的針灸治療淋巴結核的方法有哪些呢?
1、挑治
(1)取穴
主穴:肺俞,肝俞,膽俞,脾俞,胃俞,督俞,膈俞,三焦俞,腎俞,厥陰俞.
配穴:天井,肩井,臂3,氣海,缺盆,少海,極泉(極泉【譯】:在腋窩頂點,腋動脈博動處。).
(2)治法
每次選主穴1穴(雙側(cè)),配穴據(jù)不同發(fā)病部位酌選.操作方法有兩種.一為劃撥挑刺法:令病人取俯 式坐位,常規(guī)消毒,以2%普魯卡因溶液作穴位局麻,取消毒三棱針,刺2~5厘米深,在感覺達到肌膜層時,將三棱針上下劃撥3~5次或更多些,劃撥幅度0.5~1.0厘米,患者應感到麻木或輕微疼痛,隨即起針,在針眼上敷以消毒紗布并固定.此法適于本病結節(jié)型早期.二為切割挑刺法:穴位消毒局麻后,用手術刀切開皮膚1.0厘米長,深度至皮下,再刺入挑針,挑出白色纖維組織少許,并割斷,縫合切口,蓋以敷料.此法適于晚期病人.割刺用于主穴,配穴可針刺,得氣后平補平瀉,留針20~30分鐘.每日1次,穴位輪用,10次為一療程,停針3~7日,再作下一療程.一般須20~25次.
(3)療效評價
療效判別標準:基本痊愈:腫大的結節(jié)全部消失或縮小到0.05立方厘米以下,且變硬,或潰破瘡面愈合;顯效:腫大的結節(jié)消退2/3以上,或潰破瘡面愈合2/3以上;有效:病情減輕,但未達顯效;無效:無改善或惡化.
2、火針
(1)取穴
主穴:阿是穴,位置在患處。
配穴:肩井,天井,手三里,足三里,四花穴,結核點.四花穴位置:即膈俞,膽俞四穴之總稱.結核點:大椎旁開3.5寸.
(2)治法
每次主穴必取,配穴取2~4穴.阿是穴即患處用火針法,先在酒精燈上將針燒紅,直刺淋巴結核,如為腫塊結核型,可于最早出現(xiàn)或最大的結節(jié)腫塊,上中下各刺 1針,刺入核心,快入急出;如腫塊已化膿未潰破,用粗火針直刺病灶中心,使膿液盡快排出;如已潰破者,在破口周圍 0.5厘米處,用火針淺圍刺;如形成瘺管時,取適當粗細之火針刺入管腔,深度以不傷及正常組織為限.如果淋巴結腫大成團,可在腫塊周圍刺灼,針刺正常距離為1~2厘米.火針每周1次,連續(xù)4~12次為一療程.
配穴,采用針刺法,平補平瀉,隔日1次.
對已液化,干酪化破潰或形成瘺管的淋巴結核,可配合火針用藥捻治療.即以火針刺入形成孔道后,待膿汁排出,即選合適之藥捻放入,外蓋消毒紗布,據(jù)分泌物多少,每日調(diào)換.
藥捻制備:將陳醋和豬膽汁各500毫升,盛入搪瓷盆中,煮沸成粘膏狀,然后放入紅花5克,輕粉2克,混合揉勻后搓成長2~5厘米,如火柴棒粗的藥捻,陰干后放入裝有漳丹的容器內(nèi)配.
(3)療效評價
共治651例,基本痊愈483例,顯效65例,有效67例,無效為36例,總有效率為94.5%。
3、金針
(1)取穴
主穴:曲池,臂臑.
配穴:肘尖,阿是穴.肘尖穴位置:屈肘時,鷹嘴突起之尖端.
(2)治法
主穴用透刺法,用6寸長之金針(可用不銹鋼毫針代替),針尖蘸少量經(jīng)滅菌之甘油,從曲池穴,沿皮下對準臂臑(不得偏離)透刺.患者宜雙前臂曲肘拱胸,針體與上臂沿長線呈45度角速刺入穴0.2~1.0厘米,然后退到皮下繼續(xù)推進.當針尖透達臂3時,患者應有脹重感.然后醫(yī)者左手撫按曲池穴周皮膚,右手以拇指指甲反向刮動針柄6~9次,以患者有熱脹感為度,留針15分鐘后,再刮針1次.局部紅腫熱痛用瀉法,局部腫硬不紅不痛用補法.用捻轉(zhuǎn)補瀉,針體捻轉(zhuǎn)須達180°.留針15分鐘再捻轉(zhuǎn)1次,共留針30分鐘.對病程日久腫硬不消或膿腫欲潰未潰者,用火針,法同前.腋窩部淋巴結核久治不愈者,灸肘尖穴,無疤痕著膚灸3壯.上述方法除火針每周1次外,均為隔日1次,12次為一療程.
(3)療效評價
共治200例,以類似前述標準評價,基本痊愈45例(22.5%),顯效48例(24.0%),有效100例(50.0%),無效7例(3.5%),總有效率為96.5%.
溫馨提示:淋巴結核屬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在淋巴結核活動期,患者多有淋巴結核中毒癥狀,消化能力差,食欲減退,這時要吃淡可口、營養(yǎng)豐富、容易消化的食物。當患者食欲恢復后,應加強營養(yǎng),補充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的食物。
【參考文獻:《體表淋巴結結核的診斷治療》《新編結核病防治300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