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小兒癲癇的病因較多,其臨床表現也很復雜。若不能確保小兒癲癇診斷的明確性,家長此時千萬不要倉促采取治療措施,誤將其它疾病當作“癲癇”來治療,結果導致病情加重,給患兒及其家庭帶來了很大的痛苦。而小兒癲癇的診斷一旦明確,且已發(fā)作多次,就應盡快治療,避免病情發(fā)展愈發(fā)嚴重。
有助癲癇確診的七項檢查
1、病史資料
完整而詳細的發(fā)作史對區(qū)分是否為癲癇發(fā)作、癲癇發(fā)作的類型、癲癇及癲癇綜合征的診斷都有很大幫助,須要詳細詢問患者本人及其家屬或同事等目擊者,盡可能獲取詳細而完整的發(fā)作史,完整的發(fā)作史是準確診斷癲癇的關鍵。
2、影像學檢查
除了病史、神經系統(tǒng)檢查外,腦電圖檢查被認為是迄今為止最重要的檢查方法,常能幫助定位、定性。CT和MRI檢查,CT的臨床應用,大大提高了顱內病變的診斷水平,成為癲癇病的診斷的重要手段,根據大宗病例資料報告,非選擇性癲癇病人CT檢查腦部病變的陽性率,一般在50%以上,MRI對癲癇病因診斷比CT更有價值。
3、臨床表現
因為造成癲癇的病因各不相同,導致患者癲癇類型也不同,臨床病癥表現也存在相應的差異。因此,專家通過患者不同的臨床癥狀表現,結合各項檢查結果和分析病史資料,確定治療病癥的方法。
4、體格檢查
包括一般內科系統(tǒng)檢查人和神經系統(tǒng)檢查體,重點應放在神經系統(tǒng)方面,要注意患者的精神狀態(tài)和智能,注意患者的言語是否正常,在檢查眼部時應注意檢查眼底,體格檢查對癲癇的病因診斷有一定的幫助。
(1)檢查面部
有些的小兒它是有先天性的遺傳所造成的癲癇癥的發(fā)作。需注意的是要仔細的檢查小兒的眼球的部位,是不是比平常的眼球要大的多,耳朵是不是比平常的小孩的要低的多等等的現象。
(2)有無在運動方面問題
讓小兒在地上跑來跑去的,家長是要仔細的觀察的就能發(fā)現,腦部是有疾病的患者是會出現的動作不協(xié)調的等現象的出現的。
(3)有無皮膚病的存在
因為很多的皮膚病它都是有癲癇癥的伴隨的發(fā)生,且小兒皮膚的顏色是會出現異常的反應的,只要我們自己觀察就是可能發(fā)現的。
5、實驗室檢查
臨床上常用的實驗室檢查包括:尿常規(guī)、血常規(guī)、大便常規(guī)、肝功能、腎功能、血的代謝物檢查及寄生蟲檢查、結核菌素試驗等。實驗室檢查主要用于幫助查找引起癲癇發(fā)和的原因;在治療的過程中,監(jiān)測藥物的毒副作用;抗癇藥物血藥濃度測定,以提供可靠的抗癇藥血的藥濃度水平。
(1)尿液檢查
主要是針對一些遺傳代謝性疾病,如苯丙酮尿癥。
(2)血液化學檢查
如血糖、血鈣、藥物成份、血鎂等。血糖、血鈣及血鎂濃度的高低是造成發(fā)作的重要條件。
6、頭顱CT、MRI、MRA、DSA檢查
CT及磁共振檢查了解腦部結構異常,如腦畸形、發(fā)育異常等;PET及SPECT了解大腦功能改變及幫助癲癇定位;FMRI(功能性MRI)、MEG(腦磁圖)、IAP(頸內動脈異戊巴比妥試驗)等檢查,了解腦的結構與功能的關系。
7、采用腦電圖診斷:
除了病史、神經系統(tǒng)檢查外,腦電圖檢查被認為是迄今為止最重要的檢查方法,常能幫助定位、定性。腦電圖的一些非特異性異常,經常作為成年人癲癇診斷的依據,有些患者甚至已經數年的抗癲癇藥物治療測試,在癲癇檢查中,腦電圖是必不可少的一項,其對于癲癇病癥的診斷檢查數據是必須要參考的。
溫馨提示:小兒癲癇是一種慢性病,需要長期服藥。臨床上主要是根據不同的發(fā)作類型,選擇不同的抗癲癇藥物,這樣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此外還應注意患兒的個體差異及年齡。應從小劑量開始用區(qū),然后逐漸增加,直到癲癇發(fā)作得到控制。
【參考文獻:《現代臨床醫(yī)學內科進展》《癲癇:發(fā)作和綜合征的診斷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