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泥與紫泥的區(qū)別
在玩賞宜興紫砂壺的過程中,常有一種感覺:紫泥壺是「他」,是He;朱泥壺是「她」,是She,這種情感投射,當然其來有自。
就用途而言:紫泥是宜興茶具的主流派,蘊于甲泥之中,又稱「巖中巖」,其胎骨堅致,可獨自成大器;朱泥則屬非主流派,深藏于泥礦底層,礦形瑣碎,需經(jīng)手工挑揀,古謂「未觸風日之石骨」,通常用作器表化妝土。
就色澤而言:紫泥色相沉郁穩(wěn)重,莊嚴凝練,宛如玄鐵重刀;朱泥色澤紅艷活潑,嬌妍多姿,猶如柳葉軟劍。
就泥性而言:紫泥成型較易,坯體燒成率較高,窯溫寬容度亦大;朱泥成型工藝難度較高,成品率約僅七成,泥性甚嬌甚挑。
就觸感而言:紫泥胎身氣孔結(jié)構(gòu)較疏松,器表觸感較明顯;朱泥顆粒細膩,器表透明度佳,觸感平滑。
就聲音而言:彈指扣之,紫泥音頻較沉郁,共振性稍低,彷若男音;朱泥音頻相對較高,共振性佳,猶似女聲。
就式度而言:紫砂器形貌多變,或方或圓,或光或花,體多大方,容量較大;朱泥器形制較少,多為光素幾何形,造形趨于纖秀,容量較小。
就地域而言:紫泥素為江南主流,一脈傳承五百年,不絕如縷,近代更于港臺匯成波瀾;朱泥雖根柢深植宜興,但個性活躍,每于域外帶動風潮,如十七世紀中葉起,外銷歐洲的「紅色瓷器。再如清同治以后,轟動東瀛茶陶兩界的「朱泥燒」;以及從明末至民初,在閩南沿海,乃至南洋一帶,所掀起的「水平壺」紅色風潮。更值得注意的是,朱泥器所鼓動的紅色流行風,每每引起歐洲、日本、潮汕、臺灣陶人以各種方式加以臨摹仿制,進而啟發(fā)了當?shù)氐膲厮?、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