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紫砂壺經典器型之傳爐壺

  傳爐壺是方型壺中比較經典的一種類型,我們看習慣了圓型壺,看到方型壺的時候可能會比較新奇,因為不管是什么樣美好的東西對于欣賞的人來說都會有一個審美疲勞的時期,下面就由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方型壺中傳爐壺的由來吧。

  傳爐是紫砂壺的一個經典器形,其制造型取材于青銅器。民國紫砂藝人俞國良的傳爐曾以傳爐壺參加1927年巴拿馬國際賽會和1932年芝加哥博覽會,并和程壽珍的掇球壺同時獲獎,首創(chuàng)紫砂陶器在國際賽會獲獎的先聲。

  產生背景

  在中國陶瓷工藝史中,但絕大多數(shù)的器形是由前人遺器中,慢慢改良、演化而來。前者如清代紫砂名手邵大亨自傳統(tǒng)故事中創(chuàng)作出來的“魚化龍壺”及從自然界所啟發(fā)的“風卷葵壺”,這些均成為后人廣泛沿用制作的經典形制;后者如明人徐友泉“仿古提梁犧尊壺”、陳仲美“仿古鳳盉壺”之屬,俱是延制青銅器的形制。

傳爐是紫砂壺的一個經典器形,其制造型取材于青銅器

  四方傳爐壺的形制到底是濫觴于那一時期。在制作本專輯的過程中,上海博物館藏有一持清朝紫砂巨匠的“四足方壺”,此器敦厚樸實,寓圓于方,確是鳴遠光素器的代表力作。此器的壺腹外鼓,底有四足呈圓柱狀,在神態(tài)上與四方傳爐壺十分類似。另有一種“四方爐壺”,其上半身結構與四方傳爐壺幾無二致,只是在下半身并未收斂,而是直落至底,形成四個假足。

  藝術特色 修飾手法

  紫砂史上,四方傳爐壺出現(xiàn)最頻繁的時期當在清末民初,其后漸漸減少,直到現(xiàn)代除了偶見幾把之外,似乎不易再見新作(大批貨除外)。由于民國初年,紫砂陶器盛行以陶刻裝飾,加上四腳豬的壺身寬廣,提供了書畫銘刻的最佳空間,所以傳世的民初四腳豬幾乎有七成以上,器身都飾有書畫銘刻。

  常見的手法是一側刻上人物、花鳥、山水等《芥子園畫譜》中的國畫圖案,另一側則刻上行書、草書、隸書等詩詞、短句,或刻以鐘鼎石刻拓本、博古圖錄等古趣盎然的圖樣。執(zhí)刀者如東溪、跛陶、巖如、石生、缶碩等,相信都是老壺友熟悉的民初紫砂陶刻名手。

  另有一種善用泥料色相變化的裝飾手法,便是先以紫砂或紅泥為本色制坯,外層再裹以一層藍綠泥。如此一來壺身內外便有了兩種泥色,更妙的是此種組合一經刻刀刻劃后,自然露出裹層胎色,色系對比醒目卻不顯突兀,確是一種十分具有巧思的裝飾手法,不但達到融書畫于砂壺的藝術效果,更藉由以泥飾泥,充分體現(xiàn)紫砂的純樸本色。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文圖版中有兩件“愙齋”訂制,俞國良制器的四方傳爐壺,它們不但壺身兩側都飾有書畫銘刻,更別出心裁地在底足涂上彩釉,相當罕見。

紫砂壺的彩釉裝飾在清朝曾盛行一時,不過由于它掩蓋了紫砂純樸的本質

  我們知道,紫砂壺的彩釉裝飾在清朝曾盛行一時,不過由于它掩蓋了紫砂純樸的本質,所以到了晚清便漸走下坡,至民國初年更見式微。

  “愙齋”即為紫砂名人吳大澄,他或許同感于彩釉裝飾過于冶艷,所以授意俞國良將其飾于底足,如此既收裝飾之功,更不掩紫砂本來面目,不失為一種頗具創(chuàng)意的手法。

  在此順帶提一下吳大澄其人其事,他生于清道光年間,為江蘇吳縣人氏。初名大淳,字清卿,號恒軒。歷官廣東、湖南巡撫,他擅于金石書畫,更熱衷于收藏書畫、碑版、泉幣、鐘鼎之類的古董,后來他偶然收得一件古銅愙蹲,欣喜之余便自號“愙齋”。

  吳大澄亦是紫砂陶器的愛好者,常至宜興延聘高手訂制砂壺,用以饋贈友朋。他所訂制的砂壺底部多鈐有一枚陽文篆印“憲齋”,其篆法十分精妙,為凡印所不及。受聘的制壺者則落款于壺蓋內側,一般多為作者名章,如本文兩件愙齋砂器便是典型范例。

相關閱讀推薦:
方型紫砂壺 傳爐壺由來 傳爐壺相關人物  史上全明星資料
紫砂壺選購的兩個階段
紫砂壺選購的兩個階段紫砂壺被很多人喜歡,然而在選購時卻也有著很大的學問。
紫砂方壺的制作原則與基礎
紫砂方壺的制作原則與基礎紫砂壺深受大眾喜愛,我們外行人只能看看其外在的一些花紋。
顧景舟紫砂壺特點及鑒定
顧景舟紫砂壺特點及鑒定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人講收藏紫砂壺當做一種愛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