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泥名稱的標準化及其意義
對紫砂泥料名稱和種類進行定義,看似是學術問題,實則是利益問題。除紫砂人之外,所有做壺的人不愿意區(qū)分什么紫砂壺、瓷壺或鐵壺;除擁有本山紫砂泥的人之 外,其他紫砂人不愿意紫砂泥再有本山外山之分;擁有本山四號井底槽青的人不愿意底槽青再有四號井、五號井底槽青之分;沒有本山綠泥的紫砂人不愿意綠泥再有 本山綠泥和本山段泥之分,原因很簡單,一人得道,雞犬都希望一同升天,只要能升天,雞犬都愿成人。
但是產品性能畢竟和產品所用材質密不可分,所以從消費者的角度,當然希望擁有更多的知情權,知情之后才能做出合理的選擇,才能實現自己的購買和消費目的。所以即使進行的是材料學的研究,如果將自己的研究成果公之于眾,也必定會導致利益格局的變化,必定有人歡喜有人憂,有人贊成有人反對。紫砂領域更是如此。作 為紫砂文化的鼓吹者、擁躉者來說,正本清源,去偽存真,肯定是自己不二的選擇。真正喜歡紫砂的人,也肯定是樂見其成的,即使是不喜歡紫砂文化、不關心紫砂 文化的紫砂從業(yè)者,也必將會因為消費者因知情而信賴進而到喜歡、使用購買,因為市場需求不斷擴大而增加收益機會,只不過這需要一個過程。鑒于紫砂品性文化 和紫砂人被紫砂文化的程度存在巨大的反差,真正紫砂文化的推廣,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必將是曲折的。
紫砂泥料名稱的標準化,大的框架已經建立,就是紅泥(包括朱泥)、紫泥、綠泥的大類的劃分,但這基本上是延續(xù)傳統(tǒng)習慣的結果。今天,隨著紫砂市場和影響的逐 漸擴大,這種按傳統(tǒng)習慣劃分的局限性已經顯現,其表征就是從業(yè)者指鹿為馬(有意或無意的),市場李逵李鬼并行,消費者真假難辨,良莠不分。市場價值體系混 亂、信息匱乏的結果必然會降低市場效率,進而限制紫砂行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
這種情況在紅泥、紫泥、綠泥中都明顯存在。有幾個人能科學地說出紅泥、朱泥的區(qū)別?有幾個人能判定紫泥的不同(比如,老紫泥和嫩紫泥、清水泥和老紫泥、老紫泥和底槽青的差別)?有幾個人能分辨出本山綠泥和本山段泥的不同?只有建立了科學的標準,這一切才可能得到改觀。當然,標準是否科學,就看這個標準能不能有效、簡便地解決以上問題。
筆者所進行的,也僅僅只是一個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