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紫砂壺裝飾法 紫砂裝飾藝術的詳細介紹(8)

  紫砂壺的鑲嵌裝飾

  鑲嵌工藝是我國手工藝中常用的裝飾手法,歷史悠久。紫砂陶的鑲嵌手法,是鑒戒其他手工藝而來。這種裝飾手段運用在茶壺上,有包金、銀、錫,鑲嵌玉石、釉珠等,也有御用的描金繪銀等。

  施展紫砂壺的泥色和質感的上風,恰當?shù)罔偳督疸y絲,會產(chǎn)生典雅華貴的藝術效果;運用單純和諧的象牙,將其細膩的紋路精細地加工運用,會呈現(xiàn)出清幽雅致、清新奇麗之美;在觀音像的額頭鑲嵌釉珠,能起到一語道破作用……只要運用得當,就能豐碩裝飾效果,給作品增輝;反之,鑲嵌不得當,過分繁復,比例分歧錯誤,則會遮蓋紫砂陶的質樸本質,不能顯現(xiàn)紫砂陶的優(yōu)良屬性,也就違反了我們對紫砂陶的審美心愿和心靈追求的本意。

  鑲嵌技藝,一般采用堆、雕、刻、鏤、嵌等方法進行裝飾。

  金銀絲鑲嵌工藝是上世紀70年代初期,紫砂工藝廠研究室徐秀棠、徐漢棠堯臣探索出的一種新的裝飾方法。“十六頭四方嵌銀絲咖啡具”、“銀葵壺”、“九頭朝鳳酒具”、“嵌銀絲三足鼎壺”等,由徐漢棠、呂堯臣、 鮑仲梅制作茶壺,徐秀棠總體設計造型花紋,鮑仲梅預刻和鑲嵌,均是這種工藝的成功之作。

  釉珠鑲嵌是現(xiàn)代工藝,創(chuàng)始于1976年。釉珠鑲嵌多為作品的點睛之用。將高溫燒成的釉珠先嵌入紫砂泥坯里,紫砂燒成時,釉珠沒有變化而紫砂則收縮,牢牢卡住釉珠。這一過程需有一定的出產(chǎn)經(jīng)驗才能不出毛病。紫砂雕塑觀音大土的額頭點綴,花貨茶壺的龍睛鳳眼由釉珠點綴,顯得更為醒目搶眼。徐達明以紅木、象牙鑲嵌茶壺,與紫砂格調和諧,創(chuàng)造出別樣的效果,其作品“陶與木組壺”在第八屆全國陶瓷藝術與設計立異評選中獲得金獎就是證實。

  紫砂金銀絲鑲嵌裝飾,是紫砂傳統(tǒng)裝飾技法之一。它借鑒紅木鑲嵌工藝技法,運用于紫砂裝飾,俗稱紫砂金銀錯工藝。它是在紫砂胎體上布局鑲嵌圖案紋飾,將需要鑲金嵌銀的圖案雕刻繪成并抽金銀絲細槽線,在紫砂坯體經(jīng)高溫鍛煉后,才進行鑲嵌。一般紫砂茶壺胎薄,刻線要求很高,粗細要與金銀絲粗細一致,所鑲嵌的金銀絲都較細薄柔軟,并富有延展性,可拉細延伸。一般操作者需邊嵌絲邊用小鐵錘敲打,輕則嵌不妥帖,重則壺被擊壞,故要求藝人必須輕重適度,技藝過硬,膽大心細,全神貫注,心靈手巧,才能使嵌入的金銀絲嚴密合縫,絲絲入扣。在嵌絲過程中,需按線、點、面逐一將金銀絲擠入槽內,錘打服帖,根據(jù)點線面的需要截作分段。嵌入后,器物表面略顯不平,金銀絲高出壺面,凸在壺體,槽線亦有滿與欠之分,須進行打磨,使金銀絲圖案平整光滑,無扎手感。

  藝人先將凸起部分用鐵錯錯平,然后用細砂逐一磨整,磨整時不能損傷壺體表面,至表面呈現(xiàn)自然平滑狀,達到嚴絲合縫的境地。金銀絲圖飾一般鑲嵌于壺體、壺蓋及壺鈕部分,突出主題創(chuàng)意,圖案簡潔明朗,華麗富貴,金碧輝煌。清代中葉,紫砂傳世品中就出現(xiàn)署款為“延年”、“彭年”與曼生刻銘的金銀絲鑲嵌圖案茗壺,只是數(shù)量很少。當代藝人鮑仲梅的《太平韻氣壺》、《擎天云柱壺》、《祥云戲瑞壺》等,將云紋圖案四周用金銀絲鑲嵌貫穿,似流光溢彩。金絲銀片造化成杰作,體現(xiàn)了工與藝、壺與裝飾的連帶關系,亦體現(xiàn)了素雅與富貴的升華,從輪廓、質感、色調構成整體效果,渾然天成,開創(chuàng)端莊華貴之新風。

相關閱讀推薦:
紫砂壺 紫砂壺裝飾法 紫砂壺裝飾  史上全明星資料
紫砂壺選購的兩個階段
紫砂壺選購的兩個階段紫砂壺被很多人喜歡,然而在選購時卻也有著很大的學問。
紫砂方壺的制作原則與基礎
紫砂方壺的制作原則與基礎紫砂壺深受大眾喜愛,我們外行人只能看看其外在的一些花紋。
顧景舟紫砂壺特點及鑒定
顧景舟紫砂壺特點及鑒定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人講收藏紫砂壺當做一種愛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