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壺”和修身文化
好壺不養(yǎng)不出神。
“養(yǎng)壺”的這個“養(yǎng)”字,很具生活化,很有生命感。“ 藏壺”罷了,“用壺”也無妨,怎么還能“養(yǎng)壺”?壺不是花不是魚不是鳥,怎么“養(yǎng)”?其實,“養(yǎng)壺”是一種典型文人化的生活。休閑方式多種多樣,名具其妙,各得其樂,不一而足。養(yǎng)壺自有勝于養(yǎng)花養(yǎng)鳥養(yǎng)魚之處,因為養(yǎng)花養(yǎng)鳥養(yǎng)魚固然樂趣無窮,但畢竟每天要拿出專門的時間來侍弄,非有閑而不能及;況且生物難逃盛衰榮枯的自然法則,養(yǎng)主總有濺淚驚心之時。養(yǎng)壺便不同了,每日必飲茶,飲前飲后只需順便澆燙揩拭幾下,稍微照顧一番;倘若忙,連舉手之勞的這點事兒都可以往后錯。但有一條,養(yǎng)壺雖然沒有麻煩,卻怕摔碰,一不小心失了手,必然前功盡棄。
壺確是有生命的。已故上海名畫家唐云藏有8把“曼生壺”,成為“八壺精舍”主人,有一把他用了38年的“曼生壺”因他自己不慎而打破,他感到極為愧疚和不安,說:“我這是造了孽,流傳于世幾百年的茶壺,竟然葬送在我手里。”天津書畫篆刻家華非素以玩壺聞名,其中兩把他用了20多年的紫砂壺,壺蓋被孫子摔壞了,他對這兩把壺很有感情,多次對我透出惋惜之意,前不久終于出資請人將壺蓋配上,看上去似老僧古廟,原裝原套,了卻了一樁心事。唐云之壺因碎而死,華非之壺因傷而病,你能說壺沒有生命嗎?
壺的生命在于人緣。這個緣恰恰是在長期用壺、養(yǎng)護中生成的。值錢的東西不等于是喜歡的東西,值錢的東西變成真心喜歡的東西,需要一個用的過程。壺是什么?壺是用來喝水的。一把值錢的壺,你舍不得用,視同商鼎周彝、漢璧唐鏡,供在博古架上,那么它永遠只是一把值錢的壺。它永遠不會被磕碰,永遠不破碎,無傷無殘,無病無死,實際上等于永遠沒有生命。壺的生命在茶盤里,在茶海里,在于茶碗的交流里,在飲茶人手和口的撫愛里。唐云愛壺,愛如生命,但他把愛澆注在使用中。他說“我不想用古董來裝飾,我要用,能使用的東西我就使用。”他收藏的8把“曼生壺”,就像普通的茶壺那樣,輪流地使用??腿艘娝褂萌绱苏滟F的壺煮茗相待,感到手足無措。唐云莞爾笑曰:“此系身外之物,當(dāng)常用之;只有常用才能變成身內(nèi)之物,方能達到物我兩忘,世人多不知此。”懂得珍惜這個緣,培養(yǎng)這個緣,保護這個緣,才懂得藏壺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