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尿路感染的中醫(yī)治療優(yōu)勢
尿路感染是老年人群中的一種常見病,在老年人感染性疾病中僅次于呼吸道感染,老年人容易發(fā)生尿路感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全身和局部的免疫防御功能下降,同時老年腎臟及膀胱黏膜均處于相對缺血狀態(tài),骨盆肌肉松弛、習慣性便秘等可進一步加劇局部黏膜的血液循環(huán)不良;其次絕經(jīng)后婦女卵巢功能減退、雌激素分泌減少、尿道黏膜發(fā)生退行性變及抗酸分泌物減少,尿道上皮細胞對細菌的黏附敏感性增加;再加之老年人常因前列腺增生或膀胱頸梗阻以及尿路結石、腫瘤等原因存在尿路梗阻及尿液引流不暢,尿路上皮細胞局部抗菌力減退,因而易發(fā)生尿路感染。
臨床上經(jīng)常遇到有些病人一旦出現(xiàn)尿感癥狀,或是尿常規(guī)檢出白細胞,就用抗生素。其實這里存在著一些誤區(qū)。一般認為無論有無癥狀,凡是首次發(fā)現(xiàn)細菌尿的患者應給予單一療程的抗生素治療。由于老年人的復發(fā)率和再感染率極高,因此對無癥狀菌尿者長期維持應用抗生素是不必要的,并不能使其復發(fā)率和病死率降低。事實上對老年人尿路感染的治療首先應注意治療基礎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病等,祛除梗阻因素,包括前列腺增生、尿路結石、腫瘤等,鼓勵患者多飲水。
為什么要慎用抗生素呢?首先老年人本身腎小球濾過率逐年下降,藥物代謝慢,易造成抗生素的肝腎毒性;其次反復用可造成細菌耐藥,破壞機體正常的菌群,將陰道的自然菌群與致病菌一同清除,削弱了機體自身的防衛(wèi)機制。此外藥物在膀胱、尿道有效殺菌濃度不夠,往往造成療效不佳。
中醫(yī)藥在治療老年人尿路感染方面有一定的優(yōu)勢,中醫(yī)認為尿路感染屬中醫(yī)學淋證范疇。早在隋代《諸病源候論·淋病諸候》中指出:“諸淋者,由腎虛而膀胱熱故也……腎虛則小便數(shù),膀胱熱則水下澀,數(shù)而且澀,則淋瀝不宣,故謂之為淋。”金代醫(yī)學家劉河間把本病的病機歸納為“腎虛 ,膀胱熱”。古人已經(jīng)認識到尿路感染并非完全由邪實所致,“腎虛”是發(fā)病的重要因素。老年人腎元虧虛日漸明顯,腎氣衰,天癸竭,精血不足,陰竅失于濡養(yǎng)則易受濕熱病邪侵襲;濕熱下注,膀胱氣化不利,水道失于宣通則小便頻急不暢,滴瀝澀痛。故尿路感染屬虛證,以腎虛為主要病因。清熱利濕、解毒通淋與補腎化氣為治療尿路感染的兩大原則。
老年人由于臟腑功能下降,尤其腎氣虛衰,在治療上應重視調理整體機能狀況,配以局部通淋化濕的治療,才能標本兼顧,取得較好的療效。由于老年尿路感染大多是復雜性尿路感染,因此在治療過程中應注意尋找尿路感染的易感因素,如因結石、狹窄、腫瘤、前列腺增生等疾患導致尿路梗阻、畸形及膀胱輸尿管返流,或是慢性感染病灶者,如盆腔炎、子宮頸炎、尿道旁腺炎、前列腺炎等,或患有全身性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重癥肝炎、慢性結腸炎、慢性腎臟疾患等,并積極予以治療,這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用中藥治療尿路感染,多數(shù)尿菌轉陰需 1~ 3個月時間。因此在治療本病時要注意守方,不要頻繁更方,一般守方以4周為宜,對已見效者,不要驟然停藥,需繼續(xù)治療3~ 6個月,這樣尿菌轉陰后病情不易復發(fā)。此外平時應多飲水,以促使排尿 (約每2~ 3小時排尿1次 ),使每日尿量保持在 1500mL以上,促使細菌和炎癥滲出物及早排泄,減少細菌在尿路繁殖。積極鍛煉身體,以增強機能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
結語:相信看完這篇文章后,很多老年人朋友們已經(jīng)知道該怎么對待自己的尿路感染了,不管是什么樣的疾病,一定要在病情嚴重之前及時治療,這樣才不會讓病情惡化,對于老年人來說重要的就是享受天倫之樂,所以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