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法:活血化瘀,理氣止痛。
方藥:失笑散合丹參飲。
方中五靈脂、蒲黃、丹參活血化瘀止痛,檀香、砂仁行氣和胃。如痛甚可加延胡索、三七、三棱、莪術(shù),并可加理氣之品,如枳殼,木香、郁金等。
6.脾胃濕熱
癥狀:胃脘灼熱疼痛,嘈雜泛酸,口干口苦,渴不欲飲,口甜粘濁,食甜食則冒酸水,納呆惡心,身重肢倦,小便色黃,大便不暢,舌苔黃膩,脈象滑數(shù)。
治法:清熱化濕,理氣和中。
方藥:清中湯。
方中黃連、梔子清熱化濕,半夏、茯苓、白豆蔻健脾祛濕,陳皮、甘草理氣和胃。熱盛便秘者,加銀花、蒲公英、大黃、枳實(shí);氣滯腹脹者,加厚樸、枳實(shí)。
7.胃陰虧虛
癥狀:胃脘隱隱灼痛,似饑而不欲食,口燥咽干,口渴思飲,消瘦乏力,大便干結(jié),舌紅少津或光剝無苔,脈細(xì)數(shù)。
治法:養(yǎng)陰益胃,和中止痛。
方藥:益胃湯合芍藥甘草湯。
方中沙參、麥冬、生地、玉竹養(yǎng)陰益胃,芍藥、甘草和中緩急止痛。若胃陰虧損較甚者,可酌加干石斛。
8.脾胃虛寒
癥狀:胃痛隱隱,綿綿不休,冷痛不適,喜溫膏按,空腹痛甚,得食則緩,勞累或食冷或受涼后疼痛發(fā)作或加重,泛吐清水,食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溫,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脈虛弱。
治法:溫中健脾,和胃止痛。
方藥:黃芪建中湯。
方中黃芪補(bǔ)中益氣,小建中湯溫脾散寒,和中緩急止痛。泛吐清水較重者,可加干姜、吳茱萸、半夏、茯苓等溫胃化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