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鍛煉詠春拳心法如“來留去送”、“甩手直沖”、“不消過籠”、“不追手”等等。
(5)練習攻,防手法與組合。
(6)練習手法與馬步之配合。
感覺者乃是當雙方橋手相接后,對方有沒有破綻和空隙,對方力度之方向和轉(zhuǎn)變?nèi)绾?,以及對方之攻擊和防守中有沒有破綻等所有“資料”的體會。詠春拳特別注重感覺和反應。我們認為用眼吸收后而發(fā)出之反應是較橋手相接后感覺之反應慢。
因為從眼看到要經(jīng)神經(jīng)線傳上大腦,然后大腦才下命令去作適當反應。然而橋手相接之感覺反應乃是走捷徑的經(jīng)由脊骨神經(jīng)而發(fā)出的,所以反應較快。經(jīng)過適當鍛煉后橋手相接之感覺和反應當會達到。
詠春無華出手即法。它無花招即無巧勢, 詠春不尚神功,不迷絕技,不考究身法之挺拔,手法之玲瓏,步法之瀟灑,常以簡潔短之路線,凌厲的速度,獲取大的擊打效果。
小念頭、尋橋、標指,木人樁法,以雙黏手貫穿其間,其貼身短打,消打合一,來留去送,甩手直沖,追中守中,重心不重法,追影不追身。它的使命就是搏擊,一切與實戰(zhàn)無關的都在摒棄之列,只認定一個理兒,打贏便是好拳,需要便是理由,效果便是原則。
詠春拳是一種以追求攻防實戰(zhàn)為目的、科學而完整的搏擊拳術(shù)。它具有簡單實用的特點。說它簡單是因為全部內(nèi)容僅有小念頭、尋橋、摽指和木人椿,并且所有的技術(shù)動作都含在小念頭一個簡短的套路內(nèi),而且這個小念頭也不過25手,5分鐘便可做完。
用黃淳樑先生的話講,這就象英文的26個字母,由這幾個字母便可以任意組成許許多多個語言文字。這種任意組合便構(gòu)成了技擊運動中的許許多多的組合拳,組合手法、腿法、身法、黍手、尋橋、摽指以及木人椿技術(shù)等等。
說它實用是因為詠春拳埋身搏擊,拳法重快,攻防緊密,馬步靈活,起落快速;連消帶打,攻守同期;勁力完整,手法靈活;搶占中線,毫不相讓;左右兼顧,一心二用;來留去送;甩手直沖;短攻防,時間搶先;朝面追形,不消過籠;日字沖拳,爆發(fā)勁整。
詠春拳強調(diào)以雙手打法為主體技術(shù),這種善用雙手相互兼顧,一鼓作氣的快攻,一手似刀,一手似劍;一手似槍,一手似盾的同出同入,連消帶打,形成了多面手近體作戰(zhàn)的絕對優(yōu)勢。
說它科學而完整是因為它的一整套理論科學而系統(tǒng),例如詠春強調(diào)短距理念,要時時刻刻拳搶中線,以達短距離和快時間的猛攻,這就是它的經(jīng)濟原則;在技法上強調(diào)精簡理念,要用簡單的動作完成直接的快攻,這就是它的實用原則。
在兵法上講究絕不授敵以先機,如發(fā)拳絕不預先后撤,不給對方絲毫的預示信號,是順勢發(fā)拳,到達彼此一步左右時才突然出拳,并且是鏈滾式的,即一擊不中,就隨之在外面變化,讓對方措手不及,目不暇接。
這其中就是詠春講的“兵半渡而擊之”,因?qū)Ψ皆诎攵芍校囊鈭D、動態(tài)、路線全在你窺視之中。半渡而擊之,對方來不及變化,又首尾難以呼應,進退受制、受創(chuàng)必然。
說到詠春拳理論的系統(tǒng)性,則更離不開與之相配套的黍手訓練的科學性。詠春拳徒手實戰(zhàn)的奧秘,就在于迫使對方近體格斗,在近體戰(zhàn)扭斗時,視覺是難以發(fā)揮的,其全憑肢體觸覺的條件反射,立即感知對手的重心和手臂的變化,而迅速做出反應,使對方失衡而被打倒或摔倒。
詠春的黍手訓練恰巧就是為鍛煉兩手的觸覺反應而精心設計的,通過雙黍手反復成千上萬次的技術(shù)訓練感知,在神經(jīng)系統(tǒng)建立了復雜的條件反射時,兩手可以達到反應靈敏和隨機應變,在迅速千變?nèi)f化的實踐中能夠應付自如,憑感覺打(可蔽目進行)“無招勝有招”便成了詠春拳近體實戰(zhàn)的核心。
雙黍手訓練是由雙方的四條臂膀在內(nèi)外門范圍內(nèi),運用幾種技術(shù)動作,循環(huán)反復的相互粘貼翻滾,形成活的勁力流動和前推力度,它既訓練雙手左右兼顧,可以快而流暢的打圈卸除對方之力,又可以快而流暢地轉(zhuǎn)化為直線攻擊對方之力。
不但鍛煉了與對方搭橋之手接觸的感覺和反應,而且鍛煉制造和尋找對方之空隙漏洞,以達到“來留去送”和“甩的手直沖”的目的。
雙黍手訓練的目的可以歸結(jié)為第一,鍛煉與對方接觸后的感覺和反應,以做到反應純熟、快捷機巧。第二,鍛煉制造和尋找對方之空隙。第三,鍛煉雙手之左右兼顧和一心二用。第四,鍛煉“來留去送”、“甩手直沖”、“不消過籠”、“不追手,不沖身”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