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式太極拳的歷史是非常悠久的,楊式太極拳練習的時候一定要對其要領和技巧有一定的了解,這樣練習楊式太極拳才會更加有利自己的身體健康。那么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隨著楊式太極拳來看看吧!
楊式太極拳的要領和技巧
行動速度均勻
許多的太極門派講究快慢相間發(fā)力剛猛,而楊式太極拳獨具一格講究的是慢,柔,而且特別強調速度要均勻。
忌諱動作時快時慢,架子忽高忽低。速度均勻既包括從起勢到收勢整個套路,也包括單式動作手腳運行與配合的速度,還包括了上一動作與下一動作的過度銜接自然協(xié)調。
一套八十五式傳統(tǒng)套路打下來大約需要二十二分鐘,下盤功夫好的可以打到四十分鐘至一個小時而起勢的速度就決定了整個套路的速度。全部套路的速度始終如一。
“邁步如貓行,運動如抽絲”,要求練習楊式太極拳的人動作轉換時徐徐地倒換重心,輕起輕落,點起點落,快慢要始終如一。
而不主張“快慢相間”,行功走架,速度均勻,是楊氏太極拳的獨到之處,雖然個別動作可以做到稍快一點,但從總體上說好似行云流水。
即便是“轉身擺蓮”和“轉身左蹬腳”等動作,也仍然強調速度均勻。
拳架開展大方
楊式太極拳在拳架上的獨特風格是開展大方。只有開展大方才有助于肢體上下左右的對拉拔長,拳架開展大方要求身體要內外放松,舉手投足動手須到位。
上下的對拉拔長的典型拳勢如“白鶴亮翅”,而左右的對拉拔長顯得開展大方,想要知道楊式太極拳的動作是否到位開展大方,是一個重要標準。
這是楊式太極拳突出特點之一,也是楊式太極拳名楊海內外的主要原因。楊露禪三下河南陳家溝向陳長興學習拳藝多年后自成一派。
楊式太極拳拳架中沒有像陳氏太極拳的彈抖,跳躍,震腳等明顯的剛猛發(fā)力動作,形成了自己的大松大柔的獨特風格。這是增加功力由松入柔,運柔成剛的獨特練法。
也是老少咸宜的強身健體之法。據(jù)說楊澄甫教拳授徒,強調多的也是一個松字,他常說:“松!松!松!我不跟你說,三輩子也學不到。”
他看弟子練拳半天可以不說一句話,但一個松字有時他要說幾十次。這種大松大柔,綿里藏針的行拳走架風格,也符合中國道教鼻祖老子柔弱勝于剛強,無為而治的哲學思想。
楊氏太極拳松柔綿軟的兩大要素
練楊氏太極拳要求心靜體松,心靜能幫助我們快速進入太極拳境界,體松能幫助我們放松身體,達到無極境界。
一、要學會放松,即穩(wěn)靜主性,安舒松靜
因為太極拳是行心用意,內外一體的拳術,往往人在靜極默篤之后,靈慧方能始現(xiàn)。但澄定之工夫須在穩(wěn)葛上云著手,所以我們打拳時須先將身勢立穩(wěn),重主放正,身心松開,全身不有絲毫拘滯之力,雜念摒除,使體態(tài)歸于自然而后出動。
動時以心氣行運以腰脊領帶,靜靜地將一趟太極拳形容出來。為何說把拳形容出來呢?因為太極拳中每個拳式的內容都是象形象意富含哲理而又抽象的。只有對每個動作進行象形象意的描述,才能把它盡可以圓滿地形容出來或表達出來。
習練太極拳要做到全神貫注,心無旁騖的境界,打完整套拳法后,你會發(fā)現(xiàn),太極拳能修身養(yǎng)性。
所謂“一靜無有不靜,一動無有不動。動靜一源,往復無跡,圓融無礙”,此為太極拳運動之根本。靜可以保持大腦神經的清醒、靈敏,培養(yǎng)人的聰明智慧。由此入手,在穩(wěn)靜安舒的練拳中慢慢領司太極拳神明高深的境界,得到靈敏的感應。
二、身法姿勢要正確
拳架要立身中正,虛靈頂勁,松腰塌胯。每著每式要使“力起于腳,發(fā)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腳而腿而腰,完整一氣,向前退后皆然,若有不得機得勢,身便散亂,其病必于腰腿求之”。所以腰是周身上下相通樞紐,即“命意源頭在腰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