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鑒別與保存
藥材鑒別
1、本品橫切面:木栓層為數(shù)列細胞。皮層窄。韌皮部外側有裂隙,內側薄壁細胞排列較緊密,有樹脂道散在,內含黃色分泌物。形成層成環(huán)。木質部射線寬廣,導管單個散在或數(shù)個相聚,斷續(xù)排列成放射狀,導管旁偶有非木化的纖維。薄壁細胞含草酸鈣簇晶。
生曬參粉末淡黃白色。樹脂道碎片易見,含黃色塊狀分泌物。草酸鈣簇晶直徑20-68微米,棱角銳尖。木栓細胞類方形或多角形,壁薄,細波狀彎曲。網紋及梯紋導管直徑10-56微米。淀粉粒甚多,單粒類球形、半圓形或不規(guī)則多角形,直徑4-20微米,臍點點狀或裂縫狀;復粒由2-6分粒組成。
2、取本品粉末1克,加氯仿40毫升,加熱回流1小時,棄去氯仿液,藥渣揮干溶劑,加水0.5mkl拌勻濕潤后,加水飽和的正丁醇10毫升,超聲處理30分鐘,吸取上清液,加3倍量氨試液,搖勻,放置分層,取上層液蒸干,殘渣加甲醇1毫升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人參對照藥材1克,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人參皂甙Rb<[1]>、Re、Rg<[1]>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毫升各含2毫克的混合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B)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1-2微升,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厚500微米)上,以仿-醋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0)10℃以下放置的下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分別置日光及紫外光燈(365納米)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分別顯相同顏色的斑點或熒光斑點;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日光下顯相同的三個紫紅色斑點,紫外光燈(365納米)下,顯相同的一個黃色和兩個橙色熒光斑點。
野山參鑒別
野山參生長于山地針闊混交林或雜木林之中,主要生長于長白山和小興安嶺地區(qū)。野山參十分稀少,按照年份和大小,野山參價格差別很大,貴的野山參一支可賣到幾萬元。
辨別方法
須:長條須,老而韌,清疏而長,其上綴有小米粒狀的小疙瘩稱之謂“珍珠點“。色白而嫩脆(俗稱水須)者,則不是純野山參。
蘆:蘆較長,分為二節(jié)蘆、三節(jié)蘆、線蘆、雁脖蘆。
皮:老皮,黃褐色,質地緊密有光澤。皮嫩而白者,則不是純山參。
紋:在毛根上端肩膀頭處,有細密而深的螺絲狀橫紋。橫紋粗糙,浮淺而不連貫者則不是純山參。
中藥屬性:人參之所以很稀奇,很名貴,主要與它的藥用價值有關。在很早的醫(yī)書《神農本草經》中就認為,人參有“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的功效,“久服輕身延年”。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對人參極為推崇,認為它能“治男婦一切虛癥“。幾千年來,中草藥中人參都被列為“上品”。
保存方法
人參因含有較多的糖類、黏液質和揮發(fā)油等,所以容易出現(xiàn)受潮、泛油、發(fā)霉、變色、蟲蛀等變質現(xiàn)象。人參的貯藏方法有幾種:
1、常規(guī)保存法:對確已干透的參,可用塑料袋密封以隔絕空氣,置陰涼處保存即可。
2、吸濕劑干燥法:在可密閉的缸、筒、盒的底部放適量的干燥劑,如生石灰、木炭等,再將人參用紙包好放入,加蓋密閉。
3、低溫保存法:這是較理想的方法。人參在收藏前要曬干,佳的暴曬時間以上午9時到下午4時之間,但人參不宜長時間暴曬,同時供藥用的人參已達到一定的干燥程度。一般只需將人參在午后翻曬1-2小時即可。待其冷卻后,用塑料袋包好扎緊袋口,置于電冰箱冷凍室里,就能保存較長時間。
結語:人參是人們在日常的生活中常常會聽到的一種養(yǎng)生的圣品,它的營養(yǎng)價值是非常的高的,作用以及半個小時也是非常的多的,可以用于急救、抗氧化等等,還有許多的藥方來治療疾病。而本文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了它的吃法,大家可以試試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