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仁的臨床應(yīng)用
1、治療胃下垂
黃芪、太子參各10~30克,白術(shù)、砂仁各10克,陳皮10~15克,升麻9~12克,枳殼10~18克,大黃(后下)3~12克,制馬錢子2~4克,甘草3~6克,隨證加減。
水煎服,治療108例,治愈94例,顯效10例,有效2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6.3%。
2、濕阻中焦及脾胃氣滯證
該品辛散溫通,氣味芬芳,其化濕醒脾,行氣溫中之效均佳。
古人曰其:“為醒脾調(diào)胃要藥。”故凡濕阻或氣滯所致之脘腹脹痛等脾胃不和諸證常用。
尤其是寒濕氣滯者為適宜。若濕阻中焦者,常與厚樸、陳皮、枳實(shí)等同用。
若脾胃氣滯,可與木香、枳實(shí)同用,如香砂枳術(shù)丸(《景岳全書》),若脾胃虛弱之證,可配健脾益氣之黨參、白術(shù)、茯苓等,如香砂六君子湯(《和劑局方》)。
3、氣滯妊娠惡阻及胎動(dòng)不安
該品能行氣和中而止嘔安胎。
若妊娠嘔逆不能食,可單用,如縮砂散(《濟(jì)生方》),或與蘇梗、白術(shù)等配伍同用。
若氣血不足,胎動(dòng)不安者,可與人參、白術(shù)、熟地等配伍,以益氣養(yǎng)血安胎,如泰山磐石散(《古今醫(yī)統(tǒng)》)。
4、治療過敏性結(jié)腸炎
砂仁6~10克,黨參15~20克,茯苓10~15克,炒白術(shù)12~18克,炒扁豆20~30克,蓮子肉8~10克,炒山藥、薏苡仁各15~30克,桔梗10~12克,炙甘草3~6克,大棗3~5枚,隨證加減。
每劑藥用水500ml,浸30分鐘,急火煎開,后改文火煎煮30分鐘,兩煎藥液混勻,早晚分服,每日1劑。
治療60例,總有效率為97%。
5、治療慢性膽囊炎
砂仁、黃連、木香各6克,柴胡、枳實(shí)、白芥子、大黃各10克,虎杖12克,銀花、白芍各15克,吳萸、甘遂、大戟各3克。
治療25例,痊愈16例,顯效6例,無效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