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孩子對食物的味道和感覺也是影響進食的原因之一,對于同一種食物,若是天天吃也會產生厭倦的。所以父母們要根據(jù)孩子的情況來決定孩子的食譜和食量,盡量做到飲食多樣化以保證各種營養(yǎng)物質的攝入。
我國的中醫(yī)對于小兒飲食也有一些獨到的見解。中醫(yī)認為:小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五臟六腑的功能尚未完備,“脾常不足”。胃主受納,脾主運化,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與先天之本的腎臟一起負擔著小兒的生長發(fā)育和各種生理功能。“脾不和則食不化。胃不和則不思食,脾胃不和則不思而且不化”。若上述的情況持續(xù),就會使得脾胃的功能不和諧,會加重孩子的胃腸負擔、造成小兒的消化功能的紊亂,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不足,生長發(fā)育就會受到影響,一些孩子出現(xiàn)身體消瘦、抵抗力下降,消化不良、胃炎、潰瘍病等情況。
介紹一些常用的中成藥:
乳食積滯——化積為主。如化食丸、健兒清解液、小兒消食片、化積口服液等。
脾氣不足,運動無力——健脾益氣為主。如:健兒消食口服液、參術兒康、兒康寧、健脾生血顆粒(伴有貧血)等。
脾胃虛弱、大便稀溏——健脾止瀉為主。如:醒脾養(yǎng)兒顆粒、啟脾口服液、兒康寧、參苓白術丸等。
常用的食療:
1.山楂、谷芽、麥芽:
上述三種食品性質平和,入脾、胃經,均有健脾、消食、益胃的作用。常用來治療小兒食物不化、嘔吐厭食、舌苔厚等癥狀。常選用炒麥芽和/或炒谷芽、炒山楂配合炒神曲(中藥店有售)各6克,水煎服。
2.雞內金(雞胗的內膜):性質平和,是眾人皆知的健脾消食之品。多用于小兒食積不化及小兒疳積等,癥狀較輕者,可用本品研末后服用,每次3-6克,也可與山楂、麥芽煎水服用。民間還有取適量雞內金研末與面粉相和做成小薄餅食用的方法。
3.山藥:性味甘平,入脾、腎、肺經。功效補脾養(yǎng)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常用于厭食、腹瀉、脾虛、氣虛等多種疾病。可以蒸食、煮食。
4.薏仁米:性味甘、淡、微寒,入脾、胃、肺經。功效利濕健脾兼清熱排膿,對于脾胃虛弱、食欲不振及腹瀉的小兒有一定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