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洗澡次數(shù)不宜頻繁。老年人一周一次。習慣天天沐浴的人,好不用沐浴液。
2.洗澡時水溫以40℃為宜。瘙癢病患者大多喜歡用溫度高的水,但是過熱的水會增加皮膚表面的保護膜溶解,使皮膚更干燥。
3.不宜搓澡。搓下來的“泥”是皮膚保護膜。搓澡過于用力是引起皮膚瘙癢很重要的一個原因。
4.洗澡時間不宜過長,10分鐘左右即可。過長時間的洗滌必然會將人體表面的皮脂膜洗去更多。
5.冬季洗澡宜選用中性浴液:冬節(jié)洗澡的時候我們宜選擇中性沐浴用品,以避免對于肌膚的刺激,洗澡時選用的浴液一定要選擇堿性小的,中性的好。沐裕后好涂一層可以潤膚、保濕的護膚品。每天必須多飲水,還可以在房內(nèi)放上一盆水,或使用空氣加濕器,以增加室內(nèi)的濕度,如有需要,可每隔數(shù)小時給皮膚噴點水,使皮膚始終處在一種較為濕潤的狀態(tài)。
6.適量涂抹保濕護膚品。在洗完澡5分鐘內(nèi)涂抹,防止皮膚干燥起屑。
7.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和豆制品,減少體內(nèi)水分的缺失。攝入含鐵高的食物如動物肝臟、蛋黃、海帶;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如胡蘿卜等蔬菜,和膠質(zhì)豐富的食物如豬蹄、肉皮等。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和酸性食物。
小心猝死!五個時刻不能洗澡
1.血壓過低不洗澡:洗澡時水溫較高,可使人的血管擴張,低血壓的人容易出現(xiàn)腦供血不足,發(fā)生虛脫。
2.酒后不洗澡:酒精會抑制肝臟功能活動,阻礙糖原釋放,容易發(fā)生頭暈、眼花、全身無力,嚴重時還可能發(fā)生低血糖昏迷。
3.飽餐后不洗澡:飽餐后洗澡,表皮血管被熱水刺激而擴張,較多的血液流向體表,腹腔血液供應(yīng)相對減少,會影響消化吸收,引起低血糖,甚至虛脫、昏倒。
4.勞累后不立即洗澡:體力勞動或是腦力勞動后,休息30分鐘后再洗澡,否則容易引起心臟、腦部供血不足,甚至發(fā)生昏厥。
5.發(fā)燒時不洗澡:當人的體溫上升到38℃時,身體的熱量消耗可增加20%,身體比較虛弱,此時洗澡容易發(fā)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