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是暑氣結束的時節(jié),“處”含有躲藏、終止的意思,顧名思義,處暑表明暑天將近結束。
《月令十二集解》曰:“七月中,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這時的三伏天氣已過或接近尾聲,所以稱“暑氣至此而止矣”。全國各地也都有“處暑寒來”的諺語,說明夏天的暑氣逐漸消退。但天氣還未出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秋涼,此時晴天下午的炎熱亦不亞于暑夏之季.
人們常說這么一段話,秋天的這個時候就像老虎一樣,太陽任然想夏天一樣炎熱就像個毒老虎。同時這個也在告訴我們,在秋天的季節(jié)里還會有天氣炎熱的情況產生,人們常常把它當做夏天的回光返照。
著有《清嘉錄》的顧鐵卿在形容處暑時講:“土俗以處暑后,天氣猶暄,約再歷十八日而始涼;諺云:處暑十八盆,謂沐浴十八日也。”意思是還要經歷大約十八天的流汗日。這時太陽黃經為150度,歷書記載:“斗指戊為處暑,暑將退,伏而潛處,故名也。”
進入秋季養(yǎng)生,首先調整的就是睡眠時間,早睡早起是人所周之的。但歷代醫(yī)家和養(yǎng)生家對睡眠養(yǎng)生的重視就很少有人通曉,其實,科學的攝生保健更需要全面地掌握睡眠規(guī)律及方法。
從農業(yè)角度看,更有“谷到處暑黃”“家家場中打稻忙”的秋收景象。另外,處暑后的綿綿秋雨時常會光顧我們,所以農民朋友要特別注意氣象預報,抓住每一個晴天,不失時機地做好秋收工作。
處暑節(jié)氣正是處在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泄趨向收斂,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此時起居作息也要相應地調整。
氣候特點
這時末伏已結束了,我國大部分地區(qū)的氣溫開始逐漸下降,雨量也明顯減少。一般情況下,由大暑節(jié)氣開始每天只降溫0.5℃左右,而從處暑節(jié)氣后,一候能降溫2℃左右。因此處暑是氣溫由高向低變化比較明顯的一個轉折點。晝熱夜寒是這一節(jié)氣的氣候特點。但是今年農歷有“潤七月”,并在此節(jié)氣的第2日便開始了,暑熱將會延長,特別在南方,廣東民間稱之為“爭秋奪暑”時。有秋日的感覺恐怕要到寒露節(jié)氣以后了。
在廣東此段時間民間上稱之為“爭秋奪暑”,從祖國醫(yī)學的養(yǎng)生學說上這段時期稱之為“長夏”。
同時祖國醫(yī)學認為“長夏主濕,脾主長夏”。所以在農歷七月的日子里以脾胃病居多。而脾喜燥惡濕,若濕邪留滯,易困脾。濕為陰邪,而陰遏氣機,損傷陽氣,致脾陽不振,運化無權,則水濕停聚,引發(fā)為水腫或腹瀉;何況這長夏七月,天氣尚熱,人們喜食生冷瓜果、冰凍飲料,更助濕邪,損傷脾陽,所以這長夏七月易見腹?jié)M、腹瀉之癥。脾陽不振,不能運化水濕,水濕停聚而生疾。
此早秋脾傷于濕,可為冬天的慢性支氣管炎等疾病的復發(fā)種下病根,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秋傷于濕,冬生咳嗽”。濕性重著,外濕之邪,侵犯經絡筋骨,使經筋阻痹,可出現(xiàn)“濕痹”、“著痹”。
因而祖國醫(yī)學認為“春養(yǎng)肝、夏養(yǎng)心、秋養(yǎng)肺、冬養(yǎng)腎,而長夏健脾。”結合到今年的氣候特別酷熱,而酷熱日子也特別長的特點,此節(jié)氣的養(yǎng)生要點是消暑清熱,健脾祛濕。飲食上要多用蓮子、芡實、淮山這些健脾胃的中藥煲湯煮粥;少用冷飲,多食些西瓜、雪梨、蘋果、香蕉、橘子等;少吃辣椒、韭菜,多進食玉米、番茄、紅蘿卜、蕹菜、香菇、銀耳、蓮藕、冬瓜、絲瓜等。早眠早起,堅持晨練、游泳、球類等有益身心的體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