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許多人體內寒濕有可能比較嚴重,一不小心就著涼、感冒、拉肚子、腰酸背痛,而在養(yǎng)生觀念盛行的今天,拔火罐這項傳統(tǒng)的中醫(yī)療法也越來越受到市民的青睞。不少市民為了省事,就自備工具,需要的時候,自己在家拔幾罐。然而,這種看似簡單的拔罐,操作起來卻有很多細節(jié)需要注意。
身邊事:在家拔罐
疼痛未止留一背淤青
“拔了罐肩痛不但沒有緩解,罐印兩個星期都不消。”有一個養(yǎng)生達人,年近五旬的她依舊保持著勻稱的身材和嬌好的皮膚。養(yǎng)身養(yǎng)心養(yǎng)胃養(yǎng)顏,只要是對身體有益的活動,她都愿意嘗試。
近,這位養(yǎng)生達人總是覺得腰酸背痛。聽說拔罐可以舒筋活絡,在朋友的推薦下,她購買了一套真空拔罐器,在仔細閱讀使用說明和參照穴位圖后,她讓家人在她的肩背部拔了幾罐,不料腰酸背痛并未緩解,留下的一背淤青反而帶來許多煩惱。
“摸也摸不得,躺著也難受。”她滿臉苦惱,到醫(yī)院進行檢查,醫(yī)生告訴她并無大礙。
我們應該對癥下藥,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治療,切不可盲目拔罐。根據不同體質的人群,罐印消散的時間略有差異,家用拔罐器在療效上不及專業(yè)拔罐,真空罐靠抽氣多少決定松緊,初學者若把握不好,拔得太緊,時間太長,容易傷害皮膚。
家用拔罐的注意事項
拔罐療法與針灸一樣,是傳統(tǒng)中醫(yī)常用的一種物理療法。拔罐療法可以逐寒祛濕、疏通經絡、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拔毒瀉熱,具有調整人體陰陽平衡、解除疲勞、增強體質的功能,從而達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保健意識也在增強,很多人都會選擇拔罐等中醫(yī)療法來進行身體保健,但它的作用有其適應癥,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拔罐。
拔罐主要是通過良性刺激來改善體內平衡,從而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它比較適合體質濕寒的人。比如,對于腰椎疾病患者來說,通過拔罐能促進局部的氣血循環(huán),起到通脹經脈的作用,效果還是很明顯的。年輕人更適合拔罐,它能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
而對于一些體質過弱、虛火上延、皮膚破損、靜脈曲張、體表動脈瘤的人則不宜拔罐,年紀過大或者過小的人則更應慎用。針對在家進行簡單拔罐的患者,醫(yī)生提醒,需注意以下細節(jié):
罐印并非越深越好
中醫(yī)學認為,拔罐后皮膚局部出現的不同顏色或形態(tài)的罐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患病的情況,但并非瘀青越深效果越好。從形態(tài)看,罐印有水皰、水腫,提示患者體內濕氣過重;如水皰色呈血紅或黑紅,提示體內濕氣重且有瘀血證;罐印深紅、紫黑或有丹痧紅點出現,碰起來覺得微痛,兼之身體發(fā)熱,提示患者有熱毒證;罐印紫紅或紫黑色,無丹痧和發(fā)熱現象,提示患有瘀血證;罐印出現微癢或出現皮紋,提示患有風證或濕邪。從罐印著色看,罐印色紫黑而暗,提示經絡不暢,且有瘀血存在;發(fā)紫并伴有斑塊,說明有寒凝血瘀證;罐印呈散紫點狀,提示有氣滯血瘀證;罐印鮮紅而艷,提示氣血兩虛或陰虛火旺;罐印紅而暗,提示有熱邪;罐印灰白或無顏色改變,觸而不溫,多為虛寒或濕邪。如果上次拔罐部位的紫紅印記還沒有完全消失,不能在紫印部位連續(xù)拔罐。
拔罐位置不可隨意
傳統(tǒng)中醫(yī)療法里的拔火罐,是用杯罐吸附在人體穴位或某個疼痛的局部,達到治療目的。自己在家拔罐,首先要講究部位是否正確,除了疼痛部位的穴位要拔罐外,還要在疼痛的相關穴位拔罐,才能達到效果。很多人并不了解人體的穴位分布情況等,好在拔罐前咨詢正規(guī)的中醫(y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