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在于使痰液變稀薄,易于排出,否則易增加細菌感染機會。但有效的祛痰劑甚少,除加強翻身、拍背、霧化、吸痰外,可選用必嗽平、痰易凈等祛痰劑。
由于咳嗽是支原體肺炎突出的臨床表現(xiàn),頻繁而劇烈的咳嗽將影響患兒的睡眠和休息,可適當給予鎮(zhèn)靜劑如水合氯醛或苯巴比妥,酌情給予小劑量待因鎮(zhèn)咳,但次數(shù)不宜過多。
2、平喘
對喘憋嚴重者,可選用支氣管擴張劑,如氨茶堿口服,4~6mg/kg·次,每6h1次;亦可用舒喘靈吸入等。
三、抗生素的應用
根據(jù)MP微生物學特征,凡能阻礙微生物細胞壁合成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等,對支原體無效。因此,治療MP感染,應選用能抑制蛋白質(zhì)合成的抗生素,包括大環(huán)內(nèi)脂尖、四環(huán)素類、氯霉素類等。
此外,尚有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萬古霉素及磺胺類如SMZxo等可供選用。
通過抑制DNA旋轉(zhuǎn)酶,阻斷DNA復制發(fā)揮抗菌作用。環(huán)丙氟哌酸ciproflaxacin、氧氟沙星ofloxacin等藥物在肺及支氣管分泌物中濃度高,能穿透細胞壁,半衰期長達6.7~7.4h。
抗菌譜廣,對MP有很好的治療作用。前者10~15mg/kg·d,分2~3次口服,也可分次靜滴;后者10~15mg/kg·d,分2~3次口服,療程2~3周。
四、肺外并發(fā)癥的治療
目前認為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與免疫機制有關。因此,除積極治療肺炎、控制MP感染外,可根據(jù)病情使用激素,針對不同并發(fā)癥采用不同的對癥處理辦法。
肺炎支原體,曾名為類胸膜肺炎微生物PPLO,是介于病毒與細菌之間的一種沒有細胞壁的病原體,可通過細菌濾器。在瓊脂培養(yǎng)基中生長時,需要含膽固醇的酵母浸出液及20%馬血清。
其菌落很小,很少超過0.5mm,肉眼不易觀察。在顯微鏡下菌落呈圓形均勻的顆粒狀,外圍有透明帶。MP呈球形、桿狀和絲狀等多種形態(tài)。
僅有由三層膜組成的胞漿膜,革蘭染色呈陰性。胞質(zhì)內(nèi)含核糖體和雙股DNA。在有氧或無氧條件下生長較其他支原體為慢,接種后5~10天才能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