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運的是,2005年就有一位天才運動員成功地做到了這一點,吹響了中國體操隊在雅典后重新崛起的號角。
她就是程菲,而這個動作就是大名鼎鼎的“程菲跳”。
由于男子體操運動也有跳馬項目,女子跳馬越來越多地運用男子的動作,因而女子跳馬也變得越來越精彩。
今天,許多十一、二歲的女子體操運動員都可以完成許多以前只有男子運動員才敢嘗試的動作。
男子跳馬與女子跳馬相似,也是一個馬上的翻騰動作。
助跑是不被判分的,但卻很重要。
好的助跑(速度快、踏跳準)會帶來高的騰空,這對完成跳馬動作相當重要。
跳馬運動員起跳后用手推馬,使自己二次騰空,其他身體部位不能觸馬。動作難度越大,裁判越能放過一些小的不足。
但有一點,特別是年輕運動員應該知道,如果你嘗試超過了你的技術能力范圍外的過難的動作,也會被裁判扣分的。
男子跳馬跳馬動作可根據(jù)人體騰越過馬時的姿態(tài)分為水平型和翻轉型兩大類。
一個完整的跳馬動作是由助跑、起跳、第1騰空、推手、第2騰空和落地等緊密相聯(lián)又相互影響的 6個部分組成。
跳馬運動能增強肌腱、韌帶和關節(jié)的力量,對發(fā)展下肢和肩帶肌肉的爆發(fā)力有特殊作用,在體育教學和部隊訓練中這個項目常被采用。
一般在做初級練習時使用的跳躍器械還有“山羊”、跳箱。
跳馬的比賽規(guī)則有哪些
每一跳動作根據(jù)它的完成情況,給予一個唯一的難度價值。
在完成每一次跳馬動作之前,運動員必須向D組裁判員顯示在規(guī)則中指定的相應的動作號碼。這一任務由運動員或一位輔助人員幫助顯示號碼牌,在出現(xiàn)顯示錯誤時不對運動員進行處罰。
例如:319#——3#指動作組別;19#指動作在動作組別里的編號。
運動員完成動作的動作姿態(tài)(團身、屈體或直體)必須清楚,且沒有錯誤。動作姿態(tài)不清楚可能會導致D裁判組不承認或降低難度價值(見第13章第1條有關身體姿勢的說明)。運動員必須出示他能做的動作編號而不是他希望做的動作編號。這一警告特別適用于對直體和屈體姿勢的判定。
下列情況的跳馬動作是無效的(D組裁判員和E組裁判員均判0.00分)
a) 運動員助跑,踩了跳板和/或觸及馬而沒有做動作。
b) 所跳的動作極差以至無法辨認或腳蹬馬。
c) 運動員跳過沒有支撐過程,即兩手都沒有觸馬。
d) 運動員沒有用腳先落地,這意味著至少有一只腳必須在身體其它部分之前接觸墊子。
e) 運動員故意側向落地。
f) 運動員跳了禁止使用的動作(分腿,第一騰空的空翻,上板前做了不允許的動作)。
g) 在資格賽中想獲得單項決賽資格及單項決賽中,運動員在第二跳時,重復第一跳的動作。
h) 運動員在使用踺子上板動作,但沒有使用安全套墊(第五動作組別)。
第7條,第8條是新的,與女子類似
對于CIII(單項決賽)的資格賽或在CIII(單項決賽)中,跳馬的兩跳成績如下方式計算 - 兩個D分相加,除以2(平均分)。該平均分為終的D分。
E組裁判對第一跳和第二跳的有效扣分相加,10分減去該合計值。結果為完成分的終分(終E分)
在完成兩跳后,資格賽與決賽的終分由終D分和終E分構成,如下計算式。 (D1+D2)/2+(10-(E1減分+E2減分))
在以下規(guī)則內允許額外的助跑,但須為空助跑扣1.00分。
當只有1跳時,允許第二次助跑,同時扣分。第三次助跑不被允許。當有2跳時,允許第三次助跑,同時扣分。第四次助跑不被允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