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是一項非常古老的健身運動,瑜伽文化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今天我們和大家從零開始練瑜伽,來了解下瑜伽入門文化,和瑜伽的發(fā)展,以及練習瑜伽的好處有哪些?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瑜伽的起源吧!
我們都知道瑜伽的發(fā)源地是在印度,印度作為瑜伽的發(fā)源地對于瑜伽的發(fā)展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
瑜伽的起源
瑜伽起源于印度,流行于世界。 瑜珈一詞原初的意思是駕馭牛馬,從遙遠的古代起她代表設想幫助達到高目的的某些實踐或是修煉。
在古圣賢帕坦珈利所著的《瑜珈經(jīng)》中,準確的定義為"對心作用的控制"。
瑜珈在印度有著淵遠的歷史
印度也是文明古國,印度的歷史文化對瑜伽也有一定的熏陶,這其中有何聯(lián)系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在我們所知道的古印度婆羅門體系中與其有著密切的關系, 在印度,人們相信通過瑜珈可以擺脫輪回的痛苦,內在的自我將與宇宙的無上我合一。
通過瑜珈將產(chǎn)生輪回的種子燒毀,心的主體被證悟,一切障礙都將不存在。
在印度現(xiàn)在很難區(qū)分瑜珈與印度教的關系,在寺廟中、在經(jīng)典中、在生活中、在許許多多的范圍,兩者的關系都彼此相互融合。 瑜伽是東方古老的強身術之一。
它產(chǎn)生于公元前,是人類智慧的結晶。瑜伽也是印度先賢在深沉的觀想和靜定狀態(tài)下,從直覺領悟生命的認知。
瑜伽修持秘要是理論和實踐互相參證的法典
傳說古印度高達8000米的圣母山上,有人修成圣人,亦有人成為修行者,他們將修煉秘密傳授給有意追求者,因而沿傳至今。
瑜伽修持者開始只有少數(shù)人,一般在寺院、鄉(xiāng)間小舍、喜馬拉雅山洞穴和茂密森林中心地帶修持,由瑜伽師講授給那些愿意接受的門徒。以后瑜伽逐步在印度普通人中間流傳開來。
而今的瑜伽,已經(jīng)是印度人民幾千年來從實踐中總結出的人體科學的修煉法,再也不是只限于少數(shù)隱居人僅有的秘密。
目前瑜伽已在全世界廣泛傳播。印度有很多專門研究瑜伽的學校。
瑜伽有他一套從肉體到精神極其完備的修持方法,當今的瑜伽不僅只屬于哲學和宗教的范疇,它有著更廣泛的含義,千年不衰,有強大的生命力。
當瑜伽的修持者在深沉的靜坐中進入深層次時,就會覺醒人生自性與生命的至善境界,從而獲得個體意識與宇宙意識的結合,喚醒內在沉睡的能量,得到高開悟和大愉悅。
瑜伽一詞源于梵文音譯,有結合、聯(lián)系之意,這也是瑜伽的宗旨和目的,是為達到冥想而集中意識之義。
可究竟是什么同什么“結合”呢
其實瑜伽是為指明人類本能從較低到較高的“結合”,用同樣方式也可從較高到較低的“結合”或同自我結合。這也意味著與高的宇宙萬物之靈相同化,使自己從痛苦和災難中獲得解脫。
瑜伽的發(fā)展
在印度西北部沙漠區(qū)的阿布山上,一群奉行瑜伽冥想精神的印度女子,不單掌管一所在全球七十多個國家擁有三千多個分部的“世界精神學院”,更在山上的村落推行農村生活改革。
她們堅守的信念是:當我們改變時,世界也隨之而改變。“瑜伽”這名詞,近年已成為“新紀元”養(yǎng)生與健美的同義詞。從歐美到東南亞,年輕一輩都把它奉為都市生活的佳減壓之道。
這種集修神、修身、修德于一身,源自遠古印度文化的哲學,在不少印度人眼中更是印度智慧對世界文化的一大貢獻。
時至今日,瑜伽派系之多,好比遍布印度的各種宗教和諸般神祗。其中有強調練習呼吸與柔軟體操的“運動派”,也有鼓吹打坐冥想的“思維派”。
在印度阿布山上建立基地的皇道瑜伽(Raja Yoga)派系,叫人矚目的并非每年吸引來自世界各地數(shù)以萬計的修行者,而是它對女性力量和地位的肯定。
這個由全女班領導人組成的世界性組織,更踏出瑜伽追求“自我圓滿”以外的另一步,在印度山區(qū)的落后農村中,開拓醫(yī)療及學校扶助計劃,叫人對這群沖破傳統(tǒng)的印度女人刮目相看。
位處印度拉賈斯坦(Rajastan)沙漠區(qū)的阿布山(Mount Abu),向來是的避暑幽山美地,其中名為蜜糖林(Madhuban)的湖濱地帶,正是皇道瑜伽“博樂門古默麗思”(Brahma Kumaris)世界精神學院的所在地。
這兒是一個白色的世界--以純白為主色的建筑物,令人想起一座一塵不染的醫(yī)院。眼前所見四處走動、立著、坐著的,全是身穿白袍的男女。
唯一可辨認他們的分別之處,相信只有從他們的不同膚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