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介紹紫砂壺 你夠了解紫砂壺嗎(6)

  但是由于在明朝以前文獻中,往往找不到確切關(guān)于紫砂的記述,于是有人提出異議:紫泥、紫甌可能并非就是說的是紫砂。在當(dāng)時福建省建甌市(當(dāng)時的建州府)盛產(chǎn)官茶卻不多人知,而其鄰縣建陽縣出產(chǎn)的黑瓷,卻更少人知。在宋朝已經(jīng)有茶官把建州好茶作為饋贈佳品,贈與相要好的朋友與上司。在贈送建州名茶的同時,還把黑瓷茶具一并相贈。猜測黑瓷即為紫甌,但是這也只是猜測。畢竟黑瓷是屬于瓷器,雖然古人在一些文章里會把黑與紫的概念分的不是很清,但是相比瓷器,陶制品更稱得上“泥”與“甌”。

相比瓷器,陶制品更稱得上“泥”與“甌”

  但是又有人從梅堯臣寫《依韻和杜相公謝蔡君謨寄茶》又看出端倪了:該詩寫于宋皇佑四年?;视尤晡逶麻g,梅堯臣由宣城乘船到汴京。九月十二日,五十多歲的堯臣奉命到學(xué)士院面試,通過考試,由仁宗賜同進士出身,仍改太常博士?;视铀哪暾吕?,堯臣到汴京東門外去看馬遵,恰巧蔡襄也去了,蔡襄是當(dāng)時最有名的書法家,和堯臣、歐陽修都是極好朋友。蔡襄,慶歷四年十月,以親老為由,乞領(lǐng)鄉(xiāng)郡。授右正言,直史館,知福州。慶歷七年,蔡襄自知福州改福建路轉(zhuǎn)運使。在建茶務(wù)(建州建安郡)監(jiān)造龍鳳團茶十斤上貢,作《北苑十詠》。蔡襄寄茶給梅堯臣,應(yīng)是其龍團茶,既然是團茶,則無需用茶壺來泡,在宋一代的飲茶詩文里,人們大都在推崇、贊美建盞,梅堯臣與蔡襄又都是好友,蔡襄寄茶給梅堯臣,梅堯臣不去贊美蔡襄寄來的茶,反而去贊美民間不出名的紫砂壺,這有可能嗎?如果沒有這種可能,“紫泥新品泛春華”就不存在是贊美紫砂茶具,因此也就不能作為砂壺北宋已有的依據(jù)。

  這個論調(diào)雖然說的有些道理,只是他說到“民間不出名的紫砂壺”其實內(nèi)心已經(jīng)承認了紫砂壺于北宋已經(jīng)存在,只是因為還是“紫泥新品”還沒流行開而已。

“民間不出名的紫砂壺”其實內(nèi)心已經(jīng)承認了紫砂壺于北宋已經(jīng)存在

  那么會不會宋人所說的“紫甌”是不是就是黑盞呢?宋代斗茶,貴重黑盞。宋徽宗趙佶《大觀茶論》云︰“盞,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取其燠發(fā)茶采色也,底必差深而微寬,底深則茶宜立而易于取乳,寬則運筅旋徹不礙擊拂。然須度茶之多少,用盞之大小,盞高茶少則掩蔽茶色,茶多盞小則受湯不盡。盞惟熱則茶發(fā)立耐久。”蔡襄《茶錄》云︰“茶盞,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熱難冷,出他處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盞斗試家自不用。”又及蔡襄《試茶 北苑十詠》︰“兔毫紫甌新,蟹眠青泉煮”?!冬F(xiàn)代漢語詞典》對甌的注釋為:盅子。盅子是陶制品。而且宋代茶盞,主要以瓷器為主,其它也有玻璃、金、銀、銅等制成,看來說黑盞就是紫甌也太過牽強。

  既然異議的本身也缺乏有效的證據(jù)來證明紫甌不是紫砂,那么紫砂的起源于宋代是不是就鐵定了呢?文獻中有明確記載的紫砂歷史是從明代開始有的,第一部紫砂藝術(shù)的專著《陽羨茗壺系》是周高起在開啟年間(1640年)寫成的,書中寫創(chuàng)始是金沙寺僧,正始是寫的供春(龔春),都是明代的人物?!蛾柫w茗壺系》說“近百年中,壺黜銀錫及閩豫瓷,而尚宜興陶。”這也說明紫砂的出現(xiàn)至少是在明代開始成為時尚的。清乾隆年間吳騫編《陽羨名陶錄》、清光緒年間日本人奧玄寶《茗壺圖錄》、民國二十六年出版的李景康、張虹《陽羨砂壺考》也都持此論認為紫砂起源于明代。

相關(guān)閱讀推薦:
紫砂壺 宜興紫砂壺 介紹紫砂壺  史上全明星資料
紫砂壺選購的兩個階段
紫砂壺選購的兩個階段紫砂壺被很多人喜歡,然而在選購時卻也有著很大的學(xué)問。
紫砂方壺的制作原則與基礎(chǔ)
紫砂方壺的制作原則與基礎(chǔ)紫砂壺深受大眾喜愛,我們外行人只能看看其外在的一些花紋。
顧景舟紫砂壺特點及鑒定
顧景舟紫砂壺特點及鑒定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人講收藏紫砂壺當(dāng)做一種愛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