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胃不和惡心:惡心,或兼嘔吐,胸悶,脅痛,口苦,咽干,食欲不攝,或婦女月經(jīng)不調(diào),舌苔薄黃,脈弦細(xì)。
傷食惡心:惡心欲吐,噯腐吞酸,惡聞食臭,胃脘脹滴。不欲飲食,舌、脈往往正常。
惡心的治療用藥
證治方藥
(一)邪熱犯胃
l,臨床表現(xiàn):惡心欲吐,心中泛泛然,胃脘嘈雜吞酸,口臭,口渴欲飲,便秘尿黃。舌紅,苔黃,脈數(shù)。
2,病因病機(jī),嗜食煙酒辛辣,或熱邪內(nèi)陷,熱犯胃脘,胃氣上逆。
3,治法:清熱和胃降逆。
4,方劑:竹葉石膏湯(《傷寒論》)加減。
藥物:竹葉l0g,生石膏15g(先煎),麥冬10g,姜半夏19g,茯苓10g,生姜3片,生甘草3~6g。
方義:竹葉、石膏、麥冬清胃泄熱,半夏、茯苓、生姜和胃降逆,甘草和中。
加減:口干欲飲者加天花粉、蘆根清熱生津;口氣臭者,加黃芩、黃連清胃泄熱;便秘者,加大黃通便瀉下。
5,變通法;熱不甚者用麥門冬湯(《金匱要略》)加味,即上方去竹葉、石膏,加人參,養(yǎng)胃和中。
(二)飲食積滯
1,臨床表現(xiàn):惡心欲吐,心中泛泛然,噯腐吞酸,脘腹脹滿,不欲飲食。舌苔膩,脈滑,
2,病因病機(jī):飲食不節(jié),食積中脘,胃氣不和。
3,治法:消食導(dǎo)滯,和胃降逆。
4,方劑:保和丸(《丹溪心法》)加減。
藥物:山楂10g,神曲10g,萊菔子l0g,姜半夏10g,茯苓10g,陳皮6g,生姜3片,生甘草3g。
方義:神曲、山楂、萊菔子消食導(dǎo)滯,半夏、陳皮、獲苓、生姜、甘草和胃降逆。
加減:偏熱者加竹茹、黃連清熱和胃,偏寒者加吳蔸、白豆蔻溫中散寒。
5,變通法:兼痰食積滯者用橘半枳術(shù)丸(《醫(yī)學(xué)入門》)加神曲、麥芽、生姜、竹茹,化痰消食。若飲酒所傷而惡心、嘔吐者,用葛花解醒湯(《蘭室秘藏》),即葛花、砂仁、青皮、生姜、陳皮、白術(shù)、神曲、澤瀉、豬苓、茯苓、人參、木香,理氣降逆,和胃醒酒,可酌情加減。
(三)痰濕中阻
1,臨床表現(xiàn):惡心欲吐,心中泛泛然,口膩口淡,不欲飲,脘痞腸鳴,時(shí)伴痰喘咳嗽。舌淡,苔白滑,脈滑。
2,病因病機(jī):痰濕積聚,阻滯氣機(jī),胃氣上逆。
3,治法:化痰除濕,和胃降逆。
4,方劑:二陳湯(《局方》)加減。
藥物:姜半夏10~15g,陳皮6g,茯苓15g,生姜6g,甘草3~6g。方義:半夏、陳皮和胃化痰,半夏、茯苓、生姜降逆止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