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xiàn)代社會,快節(jié)奏的生活和繁忙的工作讓許多人飽受脾胃不和、失眠多夢的困擾。然而,你知道嗎?在洗澡這一日?;顒又校覀兤鋵嵖梢酝ㄟ^簡單的按摩手法,刺激特定的穴位,達到調(diào)養(yǎng)脾胃、改善失眠的效果。下面,就讓我們一起探討洗澡時應(yīng)該勤搓的3個穴位,以及它們對身體的益處!
1、中脘穴:脾胃的“守護者”
中脘穴具體位于人體腹部正中線上,肚臍上方四指寬的位置,是調(diào)理脾胃的要穴。洗澡時,趁身體溫暖,手指微曲,用適中的力度在此穴位做環(huán)形按摩,每次持續(xù)2-3分鐘。這樣做有利于促進胃腸蠕動,幫助消化,緩解胃部不適,長期堅持還有益于增強脾胃功能,讓人食欲大增,面色紅潤。
2、足三里穴:強壯身體的“長壽穴”
足三里穴具體位于人體小腿外側(cè),髕骨下緣外側(cè)凹陷處向下四橫指處。它是足陽明胃經(jīng)上的重要穴位,按摩此穴有助于調(diào)理脾胃,促進消化吸收,還有利于增強體質(zhì),提高免疫力。洗澡時,用拇指或按摩球在此穴位上按壓旋轉(zhuǎn),每次3-5分鐘,感覺到輕微酸脹即可。經(jīng)常刺激足三里穴,不僅有益于讓脾胃更加強健,還有助于讓人精神飽滿,減少生病的機會。
3、涌泉穴:安神促眠的“源泉”
涌泉穴具體位于人體腳底,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的前方,是腎經(jīng)的第一個穴位,也是人體重要的保健穴位之一。洗澡時,用溫水沖洗腳底,然后用拇指指腹輕輕揉按涌泉穴,每次2-3分鐘。涌泉穴的按摩能引火下行,幫助緩解頭面部烘熱、煩躁不安,對于改善失眠、多夢有很好的效果。長期堅持,有利于調(diào)節(jié)神經(jīng),讓睡眠質(zhì)量大大提升。
洗澡按摩的小貼士
1、水溫適宜
洗澡水溫不宜過熱,以免燙傷皮膚,也不宜過冷,以免造成身體緊繃,影響血液循環(huán)。
2、力度適中
按摩時力度要適中,避免用力過猛造成局部疼痛或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