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成林說,冬季剛進行淋浴和淋浴半小時以上,這兩個時間段是洗澡暈厥高發(fā)時段。洗澡前,可適當熱身,如做一些散步、拉伸、扭腰運動,時間及強度以身體微熱,不出汗為宜,可有效避免洗澡前期的暈厥。
頸椎病、肩周炎患者可用蓮蓬頭對準患處沖淋熱水,并搓揉按摩患處,以達到熱敷效果,還可搓揉按摩足底3—5分鐘,可以治療腎虛。
“足底有很多神經(jīng)反射區(qū),在洗澡血液環(huán)快時按摩足底,舒緩疲勞的效果不錯。”唐成林提醒,按摩足底時,千萬不要長時間彎腰,以免腦部充血,可在浴室放張小凳,坐下按摩。
四、洗澡水溫
40℃以下半小時內,冬季泡個熱水澡,是很享受的事。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許多人冬季泡澡都在半小時左右,出水溫度在42℃—50℃不等,非常不健康。
“冬季洗澡應控制在30分鐘內,老人、小孩及心血管患者多不超過20分鐘。”唐成林說,有研究表明,在42℃的水溫中浸泡10分鐘以上,會導致交感神經(jīng)興奮,心跳數(shù)和血壓上升,心臟負擔增大。“控制洗澡時間,是避免洗澡后期暈厥的關鍵。”
“飯后洗澡不健康。因為進食后,血液多集中在胃部,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患者,至少要飯后1小時再洗。”心內科醫(yī)生耿召華說,飯后立即洗澡,不僅影響消化,還可能導致心臟供血不足,誘發(fā)心腦血管疾病。冠心病、高血壓等患者洗澡,水溫不宜過高。
夏季水溫保持與體溫接近為宜,冬季高不超過40℃。如果感覺寒冷,可用浴霸等取暖。洗澡前,可先用熱水拍打身體,逐步適應水溫,以免刺激過大。
五、洗澡頻率
一周兩次,莫使勁搓。即使冬天,很多人也有每天洗澡或兩天一洗的習慣,這對皮膚不好。
“天氣轉涼后,不用天天洗澡,一般每周洗兩次即可。”皮膚科醫(yī)生王儒鵬說,冬季天氣干燥,皮脂腺收縮,洗澡太勤會使皮膚更干。
洗澡頻率過高,會使皮脂膜變薄,還可能因皮膚干燥患上乏脂性濕疹,導致皮膚發(fā)紅發(fā)干、癢、脫皮、出現(xiàn)細小裂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