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萬物都有個“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運動和變化的規(guī)律。人們想健康長壽就應該很自然地“應天順時”,遵循這個規(guī)律。要不要爭取“天人和諧”這是個觀念問題。如果不接受這個觀念,硬要與大自然“擰”著干,逞“英雄”,行不行呢?不行!因為“人”不管有多大本事,都無法改變“人體”的“自然屬性”。組成人體的60兆生命細胞從600萬年前由“猿”變成“人”的時候,就和萬物一樣也有個“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運動和變化的規(guī)律。盡管現(xiàn)代科技十分發(fā)達,可以局部改變?nèi)梭w的新陳代謝,但仍然沒有可能改變大多數(shù)人的生命法則。
夏季染病,大都當即發(fā)作,故有“六月債,還得快”之說。但有一種病是有所潛伏,到秋季才發(fā)作,如延至冬季就很嚴重了!——這就是“心病”。也即《內(nèi)經(jīng)》所說的“此夏氣之應,養(yǎng)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痎瘧,冬至重病”。但必須說明的是這里說的“心病”,并非是指現(xiàn)代醫(yī)學上的“心血管病”,而是指精神方面的有關“神志、情志”的病(古書上所提及的“心”,實際上是相當于今天人們常說的“精神”)按中醫(yī)的“五行”說,夏季是“火旺(夏主心,夏天心火很旺)、土相(脾胃處于‘盛’的地位)、木休(肝處于相對的‘休養(yǎng)’狀態(tài))、水囚(腎易‘虧’)、金死(肺易‘虛’)”。心“火”一“旺”,“火克金”,所以容易造成“肺(金)虛”;本是“腎水”克“心火”,而“心火”很“旺”時,就容易出現(xiàn)“心火”對“腎水”的“反侮”現(xiàn)象,故“腎水”易“虧”。對于一般人來說,在夏天,防止“肺虛腎虧”很容易接受,而對于正處于很“旺”地位的“心”是否要重點保養(yǎng),就往往掉以輕心了!
氣象學將日高氣溫大于或等于35攝氏度定義為“高溫日”,連續(xù)5天以上“高溫日”稱作“持續(xù)高溫”。氣溫過高,人的胃腸功能因受暑熱刺激,其功能就會相對減弱,容易發(fā)生頭重倦怠、胸脘郁悶、食欲不振等不適,甚至引起中暑,傷害健康。天氣熱,盡量避免在強烈陽光下進行戶外工作或活動,特別是午后高溫時段和老、弱、病、幼人群;在進行戶外工作或活動時,要避免長時間在陽光下曝曬,同時采取防曬措施:穿淺色或素色的服裝,帶遮陽帽、草帽或打遮陽傘;多喝水,特別是鹽開水,隨身攜帶防暑藥物,如:人丹、清涼油、風油精等。在高溫作業(yè)場所,企業(yè)要采取有效的防暑降溫措施,加強對工人防暑降溫知識的宣傳,合理調配工人的作業(yè)時間,避免高溫時段室外作業(yè),減輕勞動強度。還可以在飲食上加以調節(jié),喝些綠豆湯,用蓮子、薄荷、荷葉與粳米、冰糖煮粥不僅香甜爽口,還是極好的清熱解暑良藥,可以有效地防暑降溫,避免發(fā)生中暑。
一旦發(fā)生中暑,應將病人抬到陰涼通風的地方,躺下休息,給病人解開衣扣,用冷毛巾敷在病人的頭上和頸部,然后送往附近的醫(yī)院治療。
結語:夏天是炎熱的,所以我們在日常養(yǎng)生中,要注意降溫解暑。平時可以多吃一些在夏季適合吃的食物進行養(yǎng)生,還要多多注意平時的生活衛(wèi)生飲食習慣。避免疾病的發(fā)生。小編推薦的夏季養(yǎng)生知識大家可以多多學習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