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作六
(1)右拳前沖(擊向對方之胸、下頦、咽喉);
(2)右肘迎門肘(又叫穿心肘);
(3)提右膝擊其腹部;
(4)肘采腳跺,左手反拿,上下合擊。兩上兩下。
領悟要點:先合,準備沖拳。內勁是收腹、吸氣、松胯、提肛。凡是合的動作,內勁都是如此。合的外形是握拳。
下盤五趾抓地,上沖拳至口鼻前面。上沖拳與下提膝一定要同時擊出。兩上兩下,右拳上沖,右膝上提,左手下列,右胯下沉。先上沖拳,跟著是肘擊,這肘叫迎門肘,也叫穿心肘。
然后,右肘下采,拳往下擊,左掌上托,是合勁。頂勁上領,拳往下擊,腳下踩,跺腳不光是為了跺他的腳,也是加大右拳下擊的力量(作用力)。兩上兩下,陰陽對稱,有上有下,合擊。
“勁”與“力”的區(qū)別
在習練太極拳時,什么是力,什么是勁呢?拋開自然界中各種各樣的力不說,就人體而言,力是人出生后在生活和勞動過程中,肌肉纖維變得粗壯,肌纖維變得粗壯,肌纖維收縮拉動骨骼而產生的。這樣的力對于一般人來說是非常有用的,但在習練太極拳時,我說這樣的力是笨力、拙力,或稱蠻力,是死力氣。因為這樣的力在大小、速度和方向等方面都比較單一,缺乏變化的靈活性,兩個人用這樣的力來對抗,當然是蠻力大的一方占優(yōu)勢。然而太極拳的核心是技擊,在技擊中講究的是四兩撥千斤,以弱勝強。所以對太極拳習練者來說,我們不用這樣的蠻力,我們要用勁,所謂的勁是指通過對自身的生理結構的調整,使身體自然放松,并運用對拉、開合、螺旋纏絲等科學的調整,結合速度控制,從而產生出超強的擊打效果的體能釋放。不同層次的太極拳習練者,對勁的掌握是不同的,只有通過堅持不斷的正確的練習,才能逐漸的領悟太極拳中“勁”的妙處。
練習太極拳首先講究的是松、活、彈、抖,順其自然。太極拳的“力量”是速度產生的力量,而不是肌肉的蠻力,如果過于使用蠻力,就會動作僵硬,肢體笨拙而不松不活,影響發(fā)力的速度,沒有速度就找不到上下、左右或前后的對拉的感覺,就沒有彈性勁。至于抖勁是在肢體放松后,將重心和勁放在準備發(fā)力的相反方向,然后通過蹬腿、轉身、扭腰、送胯將勁發(fā)到一個點上,同時還要在相反方向的某些點上瞬間形成對拉,速度越快,對拉震出來的抖勁就越大,而不是像一些太極拳習練者故意去繃緊肌肉晃出來的那樣。如掩手肱捶,將勁先蓄于右腿,右拳合于右身,左手前掤左腿掤圓,內勁提至“百會”,然后襠走后弧將勁移到左腿,右膝外張與左膝形成對拉前沖,左肘順身體后擊與右拳形成對拉,用下沉與“百會”形成對拉,內勁一沉到底與頂勁對拉,幾個對拉動作要求范圍內以快的速度形成并定位,會聽到“嘭”的聲音。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在聯系過程中任意的放松,這種情況在太極中叫丟勁或勁散,雖然沒有用蠻力,但連勁也沒有了,丟不是松,一旦丟勁就失去了太極拳要求的八面支撐,看起來拳打的輕松自然,其實身體各部位不能協調配合,整體就像一個沒有充滿的皮球,沒有任何的彈性可言,在這種狀態(tài)下一旦和人搭手,不是感到看不住對方,就是感覺周身不穩(wěn),就難免出現身體僵硬,拙力再生和對方頂勁,這樣就違背了太極拳的外走弧線內走螺旋的身法。如白鶴亮翅,將身體放松下沉,重心落于右腿,左腳虛步點地,右手上掤與右胯的下沉形成對拉,左手下按到左胯前與左膝形成對合,與此同時,左右手也形成對拉,兩手與背形成對拉等。形成了典型的太極拳中支撐八面的圓形掤勁,同時也形成了身拉五弓的對合勁。
總之,在練習太極拳時要自然放松,既不能沒有勁,也不能使用蠻力,要周身配合,內力協調,就像陳鑫在“太極圖說”中所說的“太極者,陰陽也”,“太極不過陰陽渾論耳”。太極拳的運動規(guī)律就是陰陽并存,欲前先后,欲左先右,有前右后。不管是練拳還是與人搭手,動作起來都要有它的正反面和里外面,在發(fā)勁時,就象爆竹炸響的瞬間,通過速度巨變將勁發(fā)出。蓄勁是為了發(fā)勁,發(fā)勁的同時又要蓄勁。這樣的“力”是太極拳中“活的力”,“可變化的力”,也就是太極拳中的勁,是我們習練太極拳所要得到的“勁”。
結語:看了上面的文章相信你應該明白怎樣見招拆招,太極拳的修習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貴在堅持不懈,千萬不能半途而廢,否則終難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