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解讀太極拳的松散空通
因為中醫(yī)學的“天人合一”整體觀,所以我將中醫(yī)學理解為是生命科學。因為太極拳的“松散空通”和諧觀,所以我將太極拳理解為是生命哲學。松散與空通是習練太極拳的基本要求和目的。松散是習練太極拳基本的要求,更是為將來求達空通的基礎。松散是基礎,空通是目的;通是散的延伸,松是空的基礎。
松,在肢體上是肌肉、關(guān)節(jié)和骨骼的放松;在精神上其實是一種意境的放松;在生活和工作中則可以理解是一種樂觀態(tài)度。松是學好太極拳的基礎,沒有精神和意識上放松,其肌肉、骨骼及其人體百脈也不可能松下來,達不到肢體拉長的效果,也就不可能做到日后空通的整體要求。
散,在練習太極拳中的要求是力與氣的延伸,我們練習太極拳,不僅僅是聚集能量,還要做到收發(fā)自如。“發(fā)”實際上就是太極拳中所要求的“散”;“發(fā)”與“散”在技擊上的作用是將力與氣即太極拳中的“勁”施用在對方身上;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人類之間在情緒波動上的相互影響,超越了人類在疾病之間的傳染途徑,所以,無論是物質(zhì)之間、病毒之間乃至精神上都存在著信息交互通道,我們將這種通道叫做“感應”。
空,在人體上的反應中是虛,在太極拳的技擊方面是引進落空,使對手失去重心;在兵家謀略上體現(xiàn)在“避實就虛”;生活中我們可以理解為是一種處世技巧或圓滑;更高的境界則是理解與包容,所謂“虛懷若谷”和“博大胸懷”的意思。
通在人體中指的是氣、血以及經(jīng)絡百脈的暢通,在太極拳中是力的貫通隧道,而力的貫通應該是在精神意識指導下的氣與力的延伸,正如《拳經(jīng)》所言:“以意行氣”;《黃帝內(nèi)經(jīng)》說:“通則不痛,不通則痛”,其中所指也是氣,所以人體內(nèi)氣血、經(jīng)絡通暢是預防疾病發(fā)生的有效方法;引申到家庭是家庭成員間的情感交流隧暢,于自然界則應該是人與外界的信息聯(lián)絡和交換,也就是天人合一,這就是太極整體觀的意義體現(xiàn)。
松、散、空、通雖然是太極拳練習的要點和追求的目標,但從某種意義上講反應的則是生命哲學和生命科學。
武氏太極拳的基本要領
一、手型:武式太極拳的基本手型分為掌、拳、勾三種。
1、掌:武式太極拳掌的要求是,五指自然伸展,互不靠攏,但也不要太開,以手掌寬為度,大拇指自然松弛,虎口自然圓開,掌心不要太凹或太張,以自然舒適為度。食指領勁,用意不用力。掌形成瓦棱狀。
2、拳:武式太極拳的握法是四指并攏,一起向內(nèi)卷屈,手指肚貼于掌心,大拇指扣住中指,腕部不可外仰或內(nèi)勾。拳握的不宜緊或太松,應以自然握實為度。
3、勾:武式太極拳的勾手的做法是指尖朝下,輕輕捏合在一起,手心圓空,手向內(nèi)勾,腕部自然凸起,但不要用力。
二、步型:武式太極拳的基本步型分為開立步、弓步、虛實步、側(cè)弓步、仆步、獨立步、跟步、實轉(zhuǎn)步、扣步九種。
1、開立步:武式太極拳開立步的基本要求是:兩腳平行站立,距離與肩同寬,腳尖朝前,兩個肩井穴與兩個涌泉穴成兩條直線;百會穴與會陰穴成一條直線,兩腿微屈,不要用力。
2、弓步武式太極拳的弓步具體要求是:先坐實一腿,另一腿向前邁出,先以腳跟著地,隨著重心向前移使全腳踏實,弓腿之膝不可超過腳尖,蹬腿的腳掌和腳跟要全部著地,腿也不可蹬的太直。凡弓步,都要以弓腿為實,蹬腿為虛。
3、虛實步武式太極拳虛實步的基本要求是:虛實分清,實步為全腳掌著地,全身坐實,承擔體重的70%。虛步為腳尖或腳跟著地,承擔體重的30%。拳論云:“實非全然站煞,實中有虛。虛非全然無力,虛中有實。”
4、側(cè)弓步武式太極拳側(cè)弓步的基本要求是:先坐實一腿,另一腿向前外側(cè)邁出,先以腳跟著地,腳尖向外撇,隨著重心前移使全腳踏實,兩腳成丁八字,前腿弓,后腿蹬,成側(cè)弓步。
5、仆步武式太極拳仆步的基本要求是:以左仆為例:右腳外撇,重心后移,周身骨節(jié)均需松開,使身體重心向下坐,兩腳掌著力,左腿不要伸的太直,左腳尖不可翹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