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傳統(tǒng)太極拳的學習,一直是人們討論的熱點,那么如何才能正確的進行太極拳的練習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太極拳練習的四個原則,以便更好的結合太極拳教程進行學習。
一、功貫始終,內含技擊的原則
太極拳功貫始終,是指太極拳的基本功法練習貫穿練習的全過程,通過對太極基本功法的練習,來掌握太極拳的基本技術和技能?;竟Σ粌H是太極拳的必修內容,也是武術運動的必修內容,同時也是提高太極拳水平的一種必要手段。即使太極拳上升到一定水平,基本功練習也不可少,如站樁、行功、步法等,都要抽出來單獨練習,這是每次練拳不可缺少的一項,這就是功貫始終。
技擊不僅是太極拳的一個重要練習方法,也是太極拳的一個重要原則。太極拳本身是作為一種武術運動出現(xiàn)的,因而只有將技擊的內涵融入到太極拳的拳架套路練習中,才能練出太極拳的真正韻味,從而提高自己的太極拳水平。
二、動靜結合,內外互引的原則
動靜結合,就是練習太極拳時,靜止性的定勢練習和套路相結合。套路又有動靜之分,轉換為動,成勢為靜,每動成勢時必須有一靜,一靜就是氣沉,以動相互輔助。在具體練習中,又有專練靜功的,如站樁、靜坐,或單式、定勢練習都是靜功,是為動練的先決條件。
靜力性練習是促進太極拳動作的準確性,提高太極拳內功功力;動力性練習是指全套路練習或幾個太極動作組合練習,動力性練習能提高太極拳動作的靈活性,連貫性。太極拳動中有靜,靜中有動,是要求練習者在練習中的一種思想,是一種變化的巧妙結合,只有動靜相互結合才能相互促進,提高太極拳運動的動作規(guī)范和技擊水平。
內外互引,內指意念,外指動作,是指練習太極拳時,先有外形來引導內動,然后才有內動引導外形,也就是說先有外形動作姿式準確后,再逐漸增加意念活動,求意念、精神、氣息,后達到手、眼、身、法、步和心意、氣息的內外統(tǒng)一結合。
三、用心領悟,突出風格的原則
太極拳的練習從不是苦練就可以的,是需要自己進行思考的運動。太極拳的練習中除了要通過意念來主宰運動之外,還要能夠不斷的對太極拳的每一個招式進行思考與揣摩,終使得這些要領與動作能夠被全面的掌握。
風格就是練習什么樣的拳,就要突出什么樣的風格。
傳統(tǒng)太極拳的風格特點
舒展大方,氣勢穩(wěn)重,動作清晰,停而預動,以神貫穿,每一動作要做到一波三折,以腰為軸,體現(xiàn)腰玩四肢,虛領頂勁,腰脊備弓,提肛收臀。邁步時,要松腰送胯,屈膝邁腿,落地無聲,收放靈活,提腿不蹬,對拉腰帶,轉換輕靈。推掌用指探,沉腕貫內勁,兩手相吸,對拉內里轉。肘撐要松圓,腋下能放拳,以內動來帶外動。每一定式襠勁沉住,上下要合,整個套路有上必有下,有前必有后,有左必有右,相輔相成,對拉勻稱。足跟內勁貫指節(jié),陰陽互換在腰間。在技擊上要求是以柔克剛,后發(fā)先至,借力發(fā)人,順走變化等,突出太極拳術的韻味,不能練出來的太極拳象體操一樣。
四、持之以恒,重復漸進的原則
練習武術有“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和“拳不離手,見空(閑)就走”之說。太極拳也不例外,太極拳的功夫是技術與功力緩慢滲透的過程,需要長期練習。太極拳是內家的一種,它也需要有一定的身體素質來支持,更重要的是需要一定的思維來領悟。太極拳是一門科學藝術,是無止境的,所以它需要時間的積累,方法要領的正確掌握,但是方法是不能代替量的積累,在時間沒有積累到一定量時,法是不起作用的,這就是有法無功用不上,有功無法一場空。說明兩者的互補關系,因此持之以恒是關鍵。
重復漸進,是指太極拳要不斷地重復練習,在不斷重復中來體驗太極拳勁法的內在變化和技巧,通過不斷重復練習提高太極拳水平。前輩有句順口流:拳打千遍身法自然,拳打萬遍其理自然。重復練習并非簡單地重復,它是提高技術必經之路,特別是太極拳的身法,如胸的吞吐、腰的轉換是不易掌握的,它需要反復地重復練習,逐漸領悟太極拳身法的內在神韻,太極拳水平才能提高。但是現(xiàn)在練習者套路會的多,而對重復練習感到枯燥、煩悶,沒有信心,所以太極拳的水平不高。
綜上所述,想要真正的學會傳統(tǒng)太極拳,就需要根據(jù)老師的指導,結合太極拳的拳理,同時還需要按照太極拳的要領,認真反復的進行太極拳拳架套路的練習,才能真正的體會到太極拳的內涵。另外,想要提高太極拳水平的話,也離不開這一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