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人因為飲食結構不合理,所以很多人都會出現(xiàn)高血糖的癥狀。很多人對于血糖對人體的作用都不是很了解。但是在生命中,血糖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如果得了高血糖怎么辦呢?到底降血糖吃什么好呢?
血糖對人體的作用
血液中的糖稱為血糖,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葡萄糖。體內各組織細胞活動所需的能量大部分來自葡萄糖,所以血糖必須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維持體內各器官和組織的需要。
正常人在清晨空腹血糖濃度為80 ̄120毫克%??崭寡菨舛瘸^130毫克%稱為高血糖。如果血糖濃度超進160 ̄180毫克%,就有一部分葡萄糖隨尿排出,這就是糖尿。血糖濃度低于70毫克%稱為低血糖。
可見于饑餓時間過長,持續(xù)的劇烈體力活動,嚴重肝腎疾病,垂體前葉機能減退、腎上腺皮質機能減退等。低血糖時,腦組織首先對低血糖出現(xiàn)反應,表現(xiàn)為頭暈、心悸、出冷汗以及饑餓感等。如果血糖持續(xù)下降到低于45毫克%,就可發(fā)生低血糖昏迷。
糖分是我們身體必不可少的營養(yǎng)之一。人們攝入谷物、蔬果等,經過消化系統(tǒng)轉化為單糖(如葡萄糖等)進入血液,運送到全身細胞,作為能量的來源。如果一時消耗不了,則轉化為糖原儲存在肝臟和肌肉中,肝臟可儲糖70—120克,約占肝重的6—10%。細胞所能儲存的肝糖是有限的,如果攝入的糖分過多,多余的糖即轉變?yōu)橹尽?/p>
當食物消化完畢后,儲存的肝糖即成為糖的正常來源,維持血糖的正常濃度。在劇烈運動時,或者長時間沒有補充食物情況,肝糖也會消耗完。此時細胞將分解脂肪來供應能量,脂肪的10%為甘油,甘油可以轉化為糖。脂肪的其它部分亦可通過氧化產生能量,但其代謝途徑和葡萄糖是不一樣的。
人類的大腦和神經細胞必須要糖來維持生存,必要時人體將分泌激素,把人體的某些部分(如肌肉、皮膚甚至臟器)摧毀,將其中的蛋白質轉化為糖,以維持生存。象過去在圖片上看到的那些難民個個骨瘦如材,就是這個原因。
人體所有的細胞所需的糖都由血液來輸送,所以維持血液中糖的恰當的濃度是很重要的。
正常情況下,血糖濃度在一天之中是輕度波動的,一般來說餐前血糖略低,餐后血糖略高,但這種波動是保持在一定范圍內的。 正常人的血糖濃度空腹波動3.9~6.1mmol/L(70~110mg/dl)之間。餐后2小時血糖略高,但應該小于7.8mmol/L(<140mg/dl)。因為正常人血糖的產生和利用是處于動態(tài)平衡之中,因此可以維持血糖相對穩(wěn)定,既不會過高,也不會過低。
實驗表明當血糖為90--95 mg/dl時才能夠維持身體的正常活動;在70 mg/dl上下,人將會感到饑餓、倦怠、疲乏;到65 mg/dl時,就會饑腸轆轆;如果不采取措施,血糖繼續(xù)降低,將會產生暈眩、虛弱、心率紊亂、兩腿發(fā)軟甚至嘔吐,即所謂的低血糖癥。
人類的大腦和神經細胞的運動必須要糖來提供能量,而不是脂肪或蛋白質。血糖略微降低時,頭腦即混亂不清,反應遲鈍;血糖降到正常以下時,人會變得暴躁易怒、情緒低劣。
細胞利用葡萄糖少不了胰島素的作用,當血糖濃度過高時,胰腺將增加胰島素的分泌,血糖即會相應的降低,所以胰島素也叫做降糖激素。
如果長期攝入過多的糖分,胰腺因大量分泌胰島素而疲勞,長期下去將導致衰退,不能隨時提供所需的胰島素,血糖的水平得不到有效控制,而形成高血糖。放任高血糖的發(fā)展會導致糖尿病。我國糖尿病發(fā)病率約為4%,成為繼心血管和癌癥之后的第三位“健康殺手”。
高血糖怎么辦
控制總熱能是糖尿病飲食治療的首要原則
攝入熱量能夠維持我們的正常生命活動,但是已經肥胖的人,生活中一定要控制自己熱量的攝入,才有利健康。
供給適量的碳水化合物
目前主張不要過嚴地控制碳水化合物,糖類應占總熱能的60% 左右,每日進食量可在250克~300克,肥胖應在150克~20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