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熱
有些人出汗,衣衫上沒有任何痕跡,但有一些人出汗,白色的汗衫或襯衣上留下黃色的印記。這就是中醫(yī)所說的黃汗,流黃汗的人多屬濕熱體質(zhì)。
腋下出的是“壓力汗”
壓力過大時,人體植物神經(jīng)功能容易紊亂,表現(xiàn)為焦慮、抑郁、出汗。美國研究發(fā)現(xiàn),當(dāng)人承受巨大壓力時,大汗腺就會促使汗水產(chǎn)生。
由于大汗腺分布于腋下、乳暈、肛門等特定部位,因此這些地方更易出“壓力汗”。這種汗水含有脂肪和蛋白質(zhì),混合皮膚上的細(xì)菌后,更容易產(chǎn)生汗臭味。
專家指出,如果想減少 “壓力汗”,人們應(yīng)該學(xué)會緩解壓力。出“壓力汗”時深呼吸、喝點水、吃水果、喝牛奶等也利于緩解壓力。
頸后大汗淋漓當(dāng)心血糖過低
飯前血糖正常值為70毫克/分升~110毫克/分升。由于糖尿病或者劇烈運動等原因?qū)е卵堑陀?0毫克/分升時,就會出現(xiàn)低血糖癥狀,其典型癥狀就是大汗淋漓、發(fā)冷或皮膚濕冷,特別是脖頸后及發(fā)際線部位。同時還應(yīng)該注意是否出現(xiàn)心跳加快、顫抖、惡心、頭暈、視力模糊等癥狀。
有時中暑還會引起惡心、嘔吐等癥狀。一旦出現(xiàn)上述癥狀,應(yīng)馬上補水、休息,如癥狀無法得到迅速緩解,就需緊急送醫(yī)。作為預(yù)防,應(yīng)減少在上午。
虛的人愛出汗,不光是天熱出汗,即使是在秋冬季節(jié),稍微活動一下身上就會有汗,而且還總覺得累,容易感冒,這是氣虛了。氣虛的人要注意日常飲食,要多吃些補氣、健脾的食物,如南瓜、山藥、蓮子、黃豆、薏米仁、香菇、牛肉、糯米、小米、桂圓等都有補氣、健脾胃的作用。
可以用黃芪、枸杞泡茶喝,補氣、養(yǎng)血效果非常好;還有桂圓、紅棗茶也是補養(yǎng)氣血的好茶飲。俗話說“民以食為天”,補氣靠日常飲食效果好,用山藥50克、粳米150克、大棗6個,加適量的水一起煮粥,每天晚上喝,能夠補氣健脾胃。
還有一個適合早晨喝的粥:黃芪30克煮水,好煮兩次,把兩次煮的水合在一起用來煮小米粥,黃芪是補氣的,小米也有補氣的作用,每天早晨喝,一般喝一個星期出汗就會明顯減少。
黃芪的用量一般在25—50克 ,如果出汗少用25克就行,出汗多的可增加到50克。需要注意的是,補氣的同時,要少吃空心菜、白蘿卜等蔬菜,這些菜有泄氣的作用。
總結(jié):愛出汗,仿佛是夏天必備的事情,但是夏天已經(jīng)過去了,您還是在出汗,那很有可能是身體有了疾病,如果身體異常出汗,那么,您一定要注意觀察是否是疾病的征兆,如果到了秋冬季節(jié),身體依然處于出汗?fàn)顟B(tài),那么您就要多加注意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