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講述了我們從“孫子兵法”的角度來講解了太極推手的“虛實”,相信大家已經被太極拳的戰(zhàn)略思想所折服,的確太極拳涉及的東西太多了,無論是文化還是戰(zhàn)略,涉及的面都很廣,下面小編再從“孫子兵法”來講一講太極推手中的“形”。
“形”,從字面可以理解為曝在表面的現象,戰(zhàn)略上,我們要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
《孫子兵法》對形極為重視,提出:“昔之善戰(zhàn)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在已,可勝在敵。故善戰(zhàn)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可勝。”
故曰:勝可知而不可為。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動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勝也。故其戰(zhàn)勝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勝,勝已敗者也,是故勝兵先勝而后求戰(zhàn),敗兵先戰(zhàn)而后求勝。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為勝敗之政。
所以說,孫子兵法講究能夠先洞察敵人的狀況,才能掌握致勝的先機。
在太極推手中,我方勝利的基礎在于自己的平衡能在運動中穩(wěn)固地保持,即“占位中定,有中定然后有一切”。
遇剛則柔化,遇軟則硬,及時了解對方的虛實變化,恰當而合理地處理對方的攻擊,雖受大力攻擊或突然襲擊,仍能平衡穩(wěn)定,及時走化,毫不動搖。
對方的失利則在于他自己失去保持平衡的條件,或者過剛不能圓;或者過柔而失卻運化,以致稍受外力打擊,立即傾跌移動。
可見,在戰(zhàn)爭中要掌握場中的局勢是非常的關鍵。
因此勝利與失敗關鍵在于自己,對方所能收到的效果,只是在因勢利導地了解情況中,發(fā)現弱點或錯誤而集中力量加以攻擊而已。
吳式太極拳的推手,始終把楊露蟬告訴全佑的話:“占住中定,往開里打”,作為推手的秘訣與準則。
認為在推手中,速度和力量并不是重要的事,要旨是永遠保持平衡和穩(wěn)定即“先為不可勝”。
再憑敏銳的感覺(聽勁)來偵察對方力道中的破綻,如果他沒有破綻,那么就設法造成他的破綻。
為重要的是,在每一時刻都不能有破綻被對方發(fā)現并攻擊。
只要對手想來打倒我,攻擊我,遲早會有破綻暴露出來。自已只要能保持不敗,就很好,對手敗不敗并沒有太大關系,如果他不能好自為之,遲早會敗的。
他如果能好自為之,那也好得很。
所以吳式太極推手八法,心意均要在自己身上找竅位,秘訣為:“掤勁命門找環(huán)跳,捋勁食指劃眉梢。擠勁脊背找前腳,按勁憑欄樓下瞧。采勁玄關肩井合,挒勁意在蹬后腳。肘勁勞宮找肩井,靠勁玉枕扛大包。”
在推手時,只要熟記口訣,按口訣就能得心應手,隨心所欲。
例如,在進攻對方時發(fā)掤勁,只要意想自己命門找前腿環(huán)跳,掤勁自然會產生,而且勢不可擋。
若對手先發(fā)掤勁攻我,我則用食指劃自己眉梢,便可將對方捋出,隨即以脊背找前腳打擠,對方將會跌得更遠。
八法均為在運動中找自已的竅位,使自己在運動中不產生破綻,至于對方是否被打倒或打出多遠,那是他自己的事,他沒有破綻就可化解,破綻越大,他摔的越重,被打出的就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