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武術(shù) 了解兵器以及武術(shù)的作用

  古代是冷兵器時代的巔峰,這個時期各種各種的武功招式,眼花繚亂的門派類別,還有多種多樣的兵器,這些組成了一個燦爛的冷兵器歷史,自古就有十八般武藝只說,其實這里指的是十八中武器里面的大類別,不過隨著現(xiàn)代時代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古代兵器已經(jīng)被改造的更符合現(xiàn)代使用了。

  其實我國古代歷史上的兵器遠遠不止這幾種,加上各種各樣,各種用途的兵器,已經(jīng)數(shù)不勝數(shù),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古代兵器中的兩種類別,希望能夠讓大家有所了解,下面就趕緊來和小編一起看一下吧。

  1.短兵器

  所謂短兵器,是指其長度一般不超過常人的眉際,分量較輕,使用時常單手握持的兵器。常見的短兵器是刀和劍。

  刀的套路有單刀和雙刀兩種,均以劈砍為主。單刀要求勇猛迅疾,多有纏頭撩花動作。雙刀更富于觀賞性,好手舞起,猶如團雪滾滾,不見人影。清乾隆初年,安徽宿州人張興德以雙刀著稱,當(dāng)時山中多狼,張興德攜刀三日內(nèi)連殺九狼。

  劍為雙刃,以撩刺為主,風(fēng)格輕靈瀟灑。劍術(shù)也分單劍與雙劍兩種,以單劍為多。清咸豐年間,開封有一少婦杜憲英精于劍術(shù),曾乘船于長江,群盜乘夜色登船搶劫,杜憲英揮劍格斗,連殺三盜。江蘇宜興周濟(1781年-1839年)詞人,武功卓絕,曾擊殺盜匪多人。有兩個大盜銜恨不已,必欲除之而后快。周濟因事路過山東,兩盜尾隨其后,而周濟毫無察覺。當(dāng)夜,兩盜撲入旅店周室,周濟倉猝應(yīng)戰(zhàn),手無兵刃。危急間,一位少女執(zhí)雙劍飛步而入,雙劍“夭矯若長虹”,片刻之間,將二盜刺死。周濟才知是旅店主人之女紅蛾,原來她早就認出這兩個強盜,在危急之際出手救人。

  有的劍在劍柄上配有劍穗(又稱“劍袍”),稱為“文劍”。無劍穗的劍稱為“武劍”。劍穗長者較為難練。有人又在劍穗上串有鐵珠,隨劍穗飛舞,可擊人致傷。

  斧在今天也是一種短兵器。古代作戰(zhàn)時用的斧多是長柄,俗稱“大斧”,屬于長兵器。另一種短柄斧,俗稱“板斧”,即《水滸傳》中李逵所用之物。清代時,江西九江某公子精于此術(shù),曾以雙板斧震懾群盜。至今仍有板斧套路傳世,以掄劈為主。

  鞭有軟硬兩種。硬鞭為鋼制,共十三節(jié),俗稱“竹節(jié)鋼鞭”,末端尖銳,以劈砸為主,亦可挑刺。軟鞭俗稱“九節(jié)鞭”,由九節(jié)細鋼棒或細銅棒連綴在一起,長度略次于身高,其動作以纏繞和掄圓為主。九節(jié)鞭便于攜帶,目前仍很流行,演練者多在鞭的兩端系上綢塊,掄動時可呼呼作響,以增添觀賞性。

  锏為長條狀鋼質(zhì)兵器,多為四棱,無刃,末端無尖,長約0.8米,也屬劈砸兵器。另有雙锏,每根長約0.6-0.7米。

  鉤是一種多刃器械,其身有刃,末端為鉤狀,護手處作月牙狀,有尖有刃。武術(shù)中常見的是雙鉤,比較難練。相傳清代中期河北獻縣人竇爾墩曾以雙鉤聞名。

  拐是一種木質(zhì)兵器,有短拐、長拐兩種,短拐長約0.7米,長拐長約1.3米。拐的特點是在木棒靠近末端處置一橫柄,成“丁”字形。拐可用來擊砸,又可用來鉤拉鎖拿對方兵器。

  杖與拐相近,但其橫柄置于木棒末端盡頭,亦成“丁”字形。杖長約1.2米,可單手使用,也可雙手使用,其技法有鉤、掛、崩、點、撥、撩、戳、劈、掃、擊等。少林武功中有“達摩杖”一路。

  鞭桿是一種木質(zhì)短棒,長約1.3米,桿梢略細,據(jù)說是從馬鞭桿衍化而來。鞭桿短而無刃,便于攜帶,使用方便,流行于西北地區(qū)。

  古代還有一種短兵器叫“鐵尺”,長約0.6米,細長而扁,無尖無刃,以劈砸點戳為主,清代時還比較流行,目前已極為罕見。

中國武術(shù) 兵器 武術(shù) 
警惕 這類人不能吃香菜
警惕 這類人不能吃香菜香菜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一種配菜。經(jīng)??梢钥吹街?..
10個簡單小妙招巧治鼻炎
10個簡單小妙招巧治鼻炎鼻炎相信很多的人都不陌生吧。鼻炎的反復(fù)發(fā)作是否給...
高血壓的治療與飲食
高血壓的治療與飲食現(xiàn)在由于生活條件的提高,三高人群也逐漸的擴大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