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后世,士大夫還一直標榜吃素,以為能吃素才能安貧樂道,品德才高人一等。宋儒黃山谷題畫菜云:“不可使士大夫不知此味,不可使天下民有此色。”宋儒羅大經(jīng)在《鶴林玉露》一書中也說:“士大夫不可一日離菜根味。”宋儒汪信民也曾說:“得常咬菜根即做百事成。”都大力提倡讀書人要有咬菜根的吃苦精神。
連擅煮“東坡肉”(紅燒豬肉)的蘇東坡,也有鼓吹吃素的詩句:
秋來霜露滿東園,蘆菔生兒芥有孫;
我與何曾同一飽,不知何苦食雞豚?
說吃蘿卜、芥菜也可以跟晉朝時的大富翁何曾(這位老兄一天的菜錢要花萬錢,對著滿桌的山珍海味,還說沒法下筷子)一樣吃個飽,何苦一定要吃雞肉、豬肉;可見宋儒對吃素之鼓吹,已到了“不遺余力”的地步。
戒殺也好、吃苦也好,吃素主義在唐宋以后,已成為提升靈肉境界的主要手段;出家人固然長年吃齋念佛,一般在紅塵中打滾的人,多半也在某些特定的日子里茹素,以邀福祉、以祈神佑。
南宋高宗趙構(gòu)就定期吃素以祈國祉;南宋愛國詩人陸放翁《老學庵筆記》卷二說:“今上初即位,詔每月三日、七日、十七日、二十七日,皆進素膳:”至今民問仍以每月的初三、十七禁屠,其歷史競可上溯至千年以前之南宋初。
民間持齋吃素的名堂很多,有的人每天晚上十點鐘到次晨十點鐘之間吃素,稱作“早齋”;有的人每月初一、十五吃素;還有所謂的“準提齋”、“十齋”、“花齋”、“三官素”、“觀音齋”、“辛齋”。名堂之多令人目不暇給,偷巧的是只在每年正月初一這天吃素,因為據(jù)說這天諸神下界,吃素的話會被過往神靈看見,交由值日功曹登錄在積善之家的名冊內(nèi),而降臨福祉,所以正月初一吃素的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