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理論內涵十分豐富,因而它的研究者也非常之多,各種相關的論述文章被發(fā)表了出來。今天我們就來了解太極拳理論中的一種,幫助我們更好的進行太極拳的相關學習。
很多人都覺得太極拳就是軟綿綿,慢吞吞的,即便是進行攻擊也是如此,但是事實上太極拳的打法并非如此,并不是一門以柔克剛的功夫。平時我們所見的慢吞吞的太極拳其實只能說是太極拳的練法而非打法。
那為什么太極拳練起來是如此慢吞吞的呢。打個比方讓大家體驗一下,比如你如果將腿筆直的迅速向上踢起,柔韌性好的人可以直接將小腿骨貼上自己的臉。記住這里可以讓你迅速的踢起,那么我們現在換一種方法,如果現在讓你做同樣的動作,但是是以非常緩慢的節(jié)奏來完成這個動作,就是非常慢的將腿踢起,并將小腿骨貼上自己的臉面我相信這樣的話做到的人就不多了。因為這需要更好的韌性,能這樣做到的人,身體素質當然要比前者要好很多,至少在柔韌性方面,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你會深切體會到踢腿在各個過程中身體受力的部分,吃力的時間久,你更能體會到動作的要點是如何完成的。
從上面的文章中,我們可以了解,緩慢的進行動作,能夠使我們更好的體會在運動時身體的每一個部位都是如何進行運動。不管可能對于初學者而言,體會這個感覺比較有難度,因而可以通過橡皮筋的幫助來體會一下那種力的傳遞。
太極拳練法理念比這個更為高深,但原理是一樣的:找身體的感知。只是沒有練過內家的人,可以用橡皮筋這個方法找到感覺。還有,緩慢練習的效果要遠勝于粗糙的用一個迅速的慣性力來完成某個動作。這也是驗證我認為太極拳為什么緩慢的打是一種練法的一個方面。
第二,太極拳有個理念就是“用意不用力”,何為用意不用力,很多人第一次看到這句話感覺很深奧,找不到方向,其實這是老前輩的話,道理很簡單,就是要放松,不用力不表示打出去沒力,不用力是為了打出更強的力。很多人可能越聽越糊涂,不用力怎么打出更強的力,那么大家可以跟著我做個實驗:
1、你先把你的手臂聚集所有的力量,感覺怎么樣,是不是感覺肌肉隆起,充滿力量啊。就差做超人了吧,哈哈,別把力散了,憋住了,用力錘在桌子上。
2、把剛才繃緊力的手臂放松,以肩膀為軸然后象鞭子一樣甩在桌子上,接觸桌面的時候突然發(fā)力。
在這里的以肩為軸僅僅是為了讓大家能夠形象的了解其中的含義,并不是太極拳的練法。在實際的進行運動時,我們可以發(fā)現進行方法二比起方法一要更容易發(fā)力,這就是不用力卻更有力量的展現。
用意不用力的練法,還不止這些,還能練出內家所謂的勁來,就是內勁,內勁分很多種,只能從粗層面上來介紹一種:就是整勁。很多內家高手都認為打拳要有整勁。而從外家的角度來看,主要是將動作做到位,打拳的時候使腿,腰上的力都能配合上來,打出整體的力量。外家的這個概念,這是打拳的基礎,內家在這個基礎上有更深的概念,就是發(fā)力也要整,就是對力做到不浪費,全部集中打在一點上,這也是中國武術之所以強調以弱打強的概念之一。集中力量打在一點,很多人可能也理解不了,內家的力量集中我體會不到,但我相信肯定是可以做到的,但是在外家的概念上,也就是外在的表現形式上,比如我要你用超快的速度打出一拳,甚至超出你的速度極限,以一種突然襲擊的形式打出去,怎么樣,是不是感覺拳打的不直,我可以告訴你,你這一拳的力是散的。因為你拳打的不直,在發(fā)拳的過程中,你自己已經抵消了自己很多力量。甚至你打在對方身上還會有個顫動的小動作,這一顫動也會把你的直拳力給顫掉很多,所以根本無法做到集中力量打在一點上。各位兄弟可能會問,這跟太極拳練法中的慢慢的動作有什么關系,我告訴你,你如果每天就是用極快的速度打拳你都無法體會如何將力集中在一點爆發(fā)出來,因為在這個發(fā)拳的過程中,你根本沒有去感受發(fā)拳的直線性,你憑的只是蠻練,可能打的比沒練過的人要直,但是你卻不懂其中的感受,而你慢慢的將拳打出去,并且保持直線,這個是練你保持直線發(fā)拳好的練法,你會體會真正的直線是如何掌握的,可能還有人不理解,我們就再做一個實驗:
1、直線側踹腿,高度大概一個人的頭部,迅速,沒什么感覺吧。換一種。
2、直線側踹腿,保持直線,高度同方法1,緩慢。
是不是感覺很難保持直線啊,而且很難踢吧,腿也很難伸直吧,這就讓你感知踹腿的整個技術要領和保持直線出擊的感覺了。
所以太極拳緩慢的練總結出來就是為了出功夫。太極拳的理念是高深的,需要我們不斷的去探索。但并不是神話,太極拳出了功夫后,與人搏擊,如果采用緩慢的理念(將練法當打法)實戰(zhàn)性將變的很差很差。我們知道,以慢打快其實是一種意識,并不是實際的動作表現,比如踢足球的時候,后衛(wèi)猛撲前鋒企圖斷球,在前鋒和后衛(wèi)還有一段距離的時候,前鋒一般不會高速突進,他會保持一定的緩慢的節(jié)奏慢慢摸進,在近距離后衛(wèi)突然出腳的時候,前鋒突然改變節(jié)奏和方向將后衛(wèi)突破,這就是我所理解的“以慢打快”,這便是“敵不動,我不動,敵欲動,我先動”,我慢是我有我的意圖不能過早的暴露,但我為了使我的意圖能得以實現,我卻離不開快的動作,就是后一下突然改變節(jié)奏和方向突破后衛(wèi)的那一下,便是“我先動了”你也動了,但我動的比你還要快。所以任何拳法在對敵過程中都有以慢打快的概念,并不是太極拳,而且也不是表現在動作上,而是一種戰(zhàn)術意圖。以柔克剛也是同理。
太極拳出了功夫后,搏擊上便是散手,稱散打也可以,跟現在的散打所區(qū)別的是就是拳用的是練太極拳練出來的拳,發(fā)力是太極拳練出來的力,每個人都只有兩手兩腳,打出的招式再多也就這么幾下子,中國武術和外國武術的區(qū)別并不是單純的表現在外在的招式上,而是自身出功夫的方法不同,以及搏擊理念的不同,我說過一句話:真的懂中國武術,即使是用西洋拳擊也能打出中國武術的理念來。便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