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學好太極拳,首先要明其理,那么在太極拳中究竟包含了什么樣的道呢?下面就讓我們通過文章內(nèi)容來具體的了解一下,以便人們能夠更好的通過太極拳教程進行學習。
太極反歸論
有一幅漫畫,畫的是愚公移山,旁邊是這樣的題詞:“愚公是個不會搬家的倔老頭!”其與眾不同的意境,迥異于常規(guī)的思維,令人若有所思。它意味著對常規(guī)觀念的挑戰(zhàn),給具有慣性思維的人,展示了另一片不一樣的思維天空。故老子在《道德經(jīng)》中開篇即言:“道可道,非常道。”太極拳不亦是“拳可道,非常道”么?
對于武術技擊,一般來說,只有力量夠大,速度夠快,才能夠獲得勝利,但是在太極拳中,卻并沒有保持這樣的原則。太極拳講究用意不用力,追求柔緩的速度,卻能夠獲得勝利,究竟是由于什么原因呢?
在老子的思想體系中,“道”是超越了正常的非常之道,是一種非常的思維方式量其用反常的行為來達到正常的目的,用“無為”的方法以達到“無不為”的效果。故有“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之曰。反者,其運動方向也;弱者,其運用方式也。太極拳的奧妙之處正是其“為無為,事無事”,“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完全遵循“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的原理,走反用弱,以柔克剛,以弱勝強。這便是太極拳“非常道”的精神實質(zhì)。
事物都具有對立統(tǒng)一的陰陽兩面。由始而終、從對立走向統(tǒng)一是事物運動的根本規(guī)律。如圖所示,從始點走向終點有正反兩個方向的運動軌跡,向右順時針運行,是正道,是通往剛強的方向;向左逆時針運行,是反道,是通往柔弱的方向。正反兩個方向的運動,終都到達陰陽統(tǒng)一的終點。所以,雖然正反有別,但都殊途同歸,后達到統(tǒng)一。武術運動也是此理,雖有內(nèi)家與外家之別,但終的追求目標都是剛?cè)嵯酀?,陰陽合一。少林拳與太極拳兩者一外一內(nèi),一剛一柔,一快一慢。少林從正,太極走反。少林拳行的是陽剛之正道,崇尚剛強;太極拳走的是陰柔之反道,崇尚柔弱。雖內(nèi)外有別,而成功則一。不管途徑如何,剛?cè)嵯酀攀墙K結(jié)之處,太極拳正是以其獨特的途徑反道歸真。
同樣是根據(jù)老子的學說,我們能夠了解到,行事要追求無為而為的境界。太極拳中的用意不用力正好就是這一原則的體現(xiàn),因而太極拳能夠以柔軟勝剛強,能夠在實戰(zhàn)技擊的過程中獲得勝利。
楊澄甫曾對“用意不用力”作如此述說:“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氣即至焉,如是氣血流注,日日貫輸,周流全身,無時停滯。久久練習,則得真正內(nèi)勁,即太極拳論中所云:‘極柔弱,然后極堅剛’也。”此意是說,“練太極拳全身松開,不使有分毫之拙勁”,以意行拳,以氣運身,真氣流行,日久則得內(nèi)勁。內(nèi)勁乃先天之真力,在后天的人體中被平常的氣力所替代,以致逐漸潛逸不顯,偶而在“狗急跳墻”時猝然應激進發(fā)。太極拳則可以假借后天的形意而修煉先天的潛能,使機體可以在肌肉舒張的放松狀態(tài)下發(fā)出內(nèi)在的勁力,這內(nèi)在的勁力便稱內(nèi)勁。內(nèi)勁在平常的練拳中沒有特殊的感覺,練者只知行拳,一任自然,毫不著力。如此日久,自然而然,力去勁生,水到渠成。只在與人搭手之時,連綿不斷,如風中蘆葦,柔中帶韌,隨曲就伸,摧之不折,擺蕩又起。雖不用力,然“臂膊如綿裹鐵,分量極沉”,使人接觸處如懸重物,感覺周身不遂,全身關節(jié)僵滯,大有不勝重負之感。不必強斗,雙方搭手便知順背,功力高下立分。
有太極拳《十三勢行功心解》云:“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氣,在氣則滯。有氣者無力,無氣者純剛。”這可以換言之;無為而為,舍去所有。舍力得氣,舍氣得剛(甚至舍己得人,是說“舍己從人”)。其意是指練太極拳須用意在神,不在其他。練到有真氣運行之時,說明后天拙力已去,先天真力已生。然而此時還未臻化境,直至真氣時有時無,后再不覺,是謂“煉氣化神,煉神還虛”,以致“極柔軟,然后極堅剛”。舍棄而不用,以歸于無為,即如老子所曰:“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之,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太極拳的內(nèi)勁是一種先天的真力,它產(chǎn)生于太極拳假借形意而反歸先天的過程之中。若有實無,不見形跡,完全蘊藏在太極拳的柔弱之中,是柔弱的內(nèi)在能量,是柔弱戰(zhàn)勝剛強的決定因素。所以,太極拳的柔弱并不是懦弱無能,而是跨越了剛強的非常態(tài)勢。柔弱只是太極拳的表面現(xiàn)象,內(nèi)勁才是太極拳的真實內(nèi)容。內(nèi)勁的存在,使柔弱的太極拳能夠跨越剛強,因而能夠以柔克剛,不力而強。有道是“大巧若拙”“大智若愚”,對于拳道,則是“大剛?cè)羧?rdquo;。
對于太極拳內(nèi)勁的學習,需要我們認真的結(jié)合太極拳的要領進行拳架的練習。在符合太極拳的要領的拳架演練中,我們才能獲得太極拳內(nèi)勁的感受,才能夠通過自身的鍛煉,終掌握太極拳內(nèi)勁。
老子的道家哲學思想是太極拳的精髓,“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是太極拳的基本原理,悠柔和緩的太極拳蘊含著無比卓越的道家思想與智慧。玄奧的道學可以用具體的太極拳去體現(xiàn)和詮釋,故太極拳可以承載大道,演示大道,開悟大道,認證大道。太極拳行的是無為之事,走的是反常之道,用的是柔弱之作。是以反常之道來回歸先天的本能,以用意出內(nèi)勁,以內(nèi)勁克氣力,以柔弱勝剛強。走反用弱,是太極拳能夠不疾而速,不力而強,無所不為的原理所在。由反道而歸真,是一種逆向的思維,是一種超越常規(guī)的理念。故太極拳之道,乃非常之道也。
“天之道”是自然之道,人若效法自然,“人道”亦是“天道”,此謂之“天人合一”。太極拳之道,雖是非常之道,卻亦是自然無為之道。正反是對立的,也是統(tǒng)一的。對立統(tǒng)一是事物的自然法則。自然而然,無為而為,便是“天人合一”。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愚公有理,太極有道。一孔之見,不足為道。舛錯之處,還望指正。
心是太極論
佛學有個公案:六祖慧能在到達廣州法性寺時,正趕上風吹動幡,兩個僧人就此爭論起來,一個說是風在動,另一個說是幡在動,慧能卻一語道破天機:“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練習太極拳也是如此,如果不破除外在的形式而回歸內(nèi)在的本心,是參悟不透博大精深的太極拳的。修習太極拳之路,即是回歸內(nèi)心的歷程。
人稟先天一氣來到世間,精氣神化就一顆真心,也謂道心、本心。此心不染俗塵,見素抱樸,是一種隨心自在的清靜之心。在嬰孩成長中此心日受世俗蒙昧,童真漸退,慢慢變成凡心。受俗務所累,為七情六欲所擾,元氣精神日益?zhèn)麚p,純真漸沒。太極拳以其獨特的逆練之法,“專氣致柔,能嬰兒”,雖動猶靜,動中求靜,而致心平氣和,洗滌凡心,使其返回真心狀態(tài)。這種假借形意而修煉真心的方法,就是所謂以后天返回先天的逆練之法。若能昭然此理,并能融之于太極拳,所練在神,方謂心是太極。
太極拳屬內(nèi)家拳,謂內(nèi)家拳必有內(nèi)功心法。既稱心法,必憑心領神會,不能言傳身教。天地雖大,能役有形,不能役無形。精氣神乃無形之物,筋骨肉乃有形之身。有形之身法可受之于師傅,無形之心法就全憑自己的感悟。比如太極拳“虛靈頂勁”“氣沉丹田”“松胯開襠”等要領,從內(nèi)功心法來理解,就是指人身上中下三個丹田的運用要法。上有天谷泥丸(頭頂 百會區(qū)域)言是藏神之府;中有應谷絳神(肚臍氣海區(qū)域),是藏氣之府;下有靈谷關元(下身會陰區(qū)域),是藏精之府。虛靈頂勁可使中下兩丹田之精氣上達天谷,化為虛靈之神。氣血所至,使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心思敏慧,明察秋毫。故虛靈頂勁實為性功養(yǎng)練之要法。氣沉丹田使氣海所藏之先天元氣與下沉的后天呼吸之氣和合,再與脾胃消化之后天水谷之氣混合,化生精氣神三寶。所以,中丹田為命功養(yǎng)練之要處。下丹田乃任、督、沖三脈所起之處,也是奇經(jīng)八脈的總源,它上通泥丸,下透涌泉,精氣聚散,皆由此竅。松開此處,諸脈皆通,有利于氣血運行周身。又如太極拳“十要”之一的“含胸拔背”,往內(nèi)求之,則指心氣內(nèi)收沿任脈下降至中丹田,腎氣貼背上拔沿督脈上行由脊而發(fā)。起勢兩手上提之時如能令心氣內(nèi)收下降,而兩手下按之時令腎氣沿脊上拔至頂,然后再往下松兩肩、兩胯、兩膝、兩踝,至腳底,后腰間腹球滾轉(zhuǎn)帶動胸肩臂手右捋,則感起勢舒松自然,中正安泰。由此可見,太極拳的身法要領與內(nèi)功心法是密不可分的。故授拳在師,妙悟由心。
慧能大師曾說,和尚坐禪時“亦見亦不見”。對于太極拳的種種要領與規(guī)矩,我們也應“亦見亦不見”,無需過于執(zhí)著。比如太極拳要訣中的“用意不用力”,楊澄甫對此解說是:“練太極拳全身松開,不能有分毫之拙勁……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氣即至焉……久久練習,則得真正內(nèi)勁。”明確指出了太極拳的內(nèi)勁就出自于“松”和“意”,用意就是“以心行氣”。可有拳諳曰:“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如何理解“用意”與“無意”?“用意”是一種方法,“無意”是一種境界。當松和靜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出現(xiàn)一種神志清醒的無思慮狀態(tài)。此時,只知有拳,不知其他;見人見物,見一切如不見;身如楊柳飄,腳似根入地。到此境地,心中已不覺所謂“拳”或“意”,拳架招式已成為習慣的自然動作,如行云,似流水,純是真意流行,一任自然。身心再無執(zhí)著,空空靜靜,即佛學中的“見一切法,不著一切法”的一心無念的佛境。
習練太極拳由松入柔進入到“用意不用力”的階段以后,會漸漸產(chǎn)生一種“無意”的虛空意境。“用意”與“無意”之間的區(qū)別在于對“氣”的感受。“用意”時有氣,意到氣到,氣感明顯。這是“實”的層次;“無意”時動作純是神行,心不動,意不起,氣不覺,自然而然,全身飄渺虛無,只有兩腳底有貼地的實感,是謂虛中有實,這是“虛”的層次,它比“實”的層次要高。在推手中兩者也有區(qū)別。“用意”時是用意識去控制對方,沾粘連隨還帶有一定的主動性,不能完全做到舍己從人;而“無意”時全由“聽勁”去感知對方,從人而動,不令而行,全在真意之妙用,沾粘連隨靈活自然,完全是舍己從人,并能守中用中,僅憑皮膚的接觸點去感知對方的“中線”,使對方兩腳浮起,失去“根勁”,全身使不上力,因而能輕易地使對方倒地或?qū)Ψ綊伋?,根本不費氣力。這是因為對方中土失守,重心不穩(wěn)之故。而這正是太極拳的神妙之用。
心靜為性,心動為意,妙用則為神。修習太極拳如能做到動靜結(jié)合,外修其身,內(nèi)養(yǎng)其心,內(nèi)外一致,從外求內(nèi),以形歸心,亦可使人明心見性,開悟成佛。佛的原意是覺悟,覺悟也就是見證到自己本來清靜的自性。只要覺悟本來清靜的自性,就可獲得大自在的解脫,這就是見性成佛之意。練習太極拳只要做到“先在心,后在身”,了然心是太極之妙,頓然省悟,即可進入修煉的階層,從而由形式轉(zhuǎn)化到內(nèi)涵,登堂入室,真正進入到內(nèi)家拳的精神殿堂,完全進入一種不受束縛,超然物外的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