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不要急著貼秋膘
說到立秋的風俗,不得不提“貼秋膘”。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秋季適當進補,是恢復和調節(jié)人體各臟器機能的佳時機。不過立秋前后的氣溫仍然較高,這時吃狗肉等熱性食物來“貼秋膘”很容易上火,還是適合吃鴨肉、魚肉、山藥、百合等偏涼的食物來潤燥。
潤燥之余,還應注意清暑祛濕。這是因為立秋處于夏秋兩季交替的過渡時期,一方面秋燥當前,另一方身體內還可能積聚有夏季的暑濕。因此,辛辣生冷的食物和油膩、燥熱的食物都要少吃。
3、保持充足睡眠
夏天日長夜短,氣溫高,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勞。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tǒng)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學習,也是預防中暑的措施。
夏天晚上睡覺好不要超過23時,入秋后好不要超過22時30分。因為,人們體內的陰陽本來是很平衡的,白天勞累對身體的損傷都需要在晚上的睡眠中進行自我修復,比如一些小毛病就自我恢復了。
如果晚上睡眠沒有保證,導致人體的免疫機制被打亂,小病得不到修復,就會變成大病。因此,年輕人每天晚上至少要保證7小時的睡眠,老年人少要6小時。
4、蓄陰養(yǎng)肺防秋燥
潤肺養(yǎng)肺成了防秋燥的重點。對于身體強壯的人,出現(xiàn)肺燥的人多喝涼茶就可以了。防秋燥可以喝一些以百合、雪耳、生地、熟地等這些潤肺養(yǎng)肺的材料的湯水,如煮一些天葵瘦肉湯、川貝瘦肉湯、冬瓜、綠豆湯、川貝雪梨燉冰糖、白菜燉豬肺、南北杏川貝燉瘦肉等,都可以在秋天適當多喝。
中醫(yī)認為,解除秋燥多用潤法。根據五行五色的道理,秋季要多吃白色食物,如煮冬瓜湯、蓮藕湯、白蘿卜花生湯、大白菜湯、白梨銀耳湯等;水果方面,可以選擇白梨、西瓜、香蕉、蘋果、哈密瓜等。
另外,張仲景提出“秋不食肺”,秋天以不吃豬肺、牛肺、羊肺為好。秋季應盡量不喝白酒,以免燥上加燥。
5、還需防“空調病”
立秋后,辦公室的空調照舊,但人們在享受清風涼意的同時,也容易患上空調病,尤其在立秋之后,天氣早晚較涼,稍不注意,就會出現(xiàn)腹痛、吐瀉、傷風感冒、腰肩疼痛等癥狀。
立秋以后,早晚天氣偏涼,空調開放時間不易過長,夜里好不開或只開除濕。這樣,既可降溫祛暑,又可預防空調病。
二是處在空調環(huán)境中的人們經常喝點姜茶。身體虛弱者,可在辦公室備一件外套“避寒”。
6、運動好在下午
不少人喜歡早上到公園鍛煉,專家表示,立秋以后,早晚氣溫較低,老年人過早參加鍛煉,對身體健康并不利。
入秋之后,市民可選擇下午進行鍛煉,此時氣溫較高,人的運動中樞神經較活躍,此時適當鍛煉對人體健康十分有益。市民可以選擇快走、慢跑、游泳等運動方式,每天運動時間在1小時左右為佳。
慢跑是一項很理想的秋季運動項目,能增強血液循環(huán),改善心肺功能,減輕腦動脈硬化,使大腦能正常地工作。跑步還能有效地刺激代謝,增加能量消耗。
另外,由夏入秋,人們在精神情緒上也會有變化,有的人會生悶氣,導致陰陽失衡,吃不飽睡不好。專家說,從臨床經驗看,生“季節(jié)病”的女性比男性多,因為女性易受感情因素影響。專家表示,市民要積極調整情緒,保持平常心,可外出旅游、交友來愉悅身心。
總結:立秋后雖說已經是秋季了,但氣溫依然十分炎熱,此時會出現(xiàn)早晚涼午間熱的情況,人如果沒有注意,很容易就會出現(xiàn)感冒等疾病,因此立秋后,要注意早晚防寒,避免感冒等各種疾病出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