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本的三點固定,單手換點時,一般把重心向?qū)纫苿樱故衷跊]離開原支點之前就已經(jīng)沒有負荷,可以輕松地出手。橫向移動時,要把重心向下沉,使雙手吊在支點上而不是費力地摳拉支點。一般情況下,應把雙腳踩實,再伸手夠下一支點,而不要腳下虛踩,靠從手上拉使身體上移。一定要注意體會用腿的力量頂起重心上移,手只是在上移時維持平衡。
一般常認為身體要盡量貼近巖壁,這是對的,可常見一些高手往往身體離巖壁很遠,這是因為他們常用的側拉、手腳同點、平衡身體等技術動作的準備動作需要與巖壁間有一定空間,只是身體上升的一刻,身體貼向巖面。通常重心調(diào)節(jié)主要由推拉腰胯和腿平衡來達到。腰是人體中心,它的移動直接移動重心,較大的移動往往形成一些很漂亮的動作,把腿橫向伸出,利用腿腳的重量來平衡身體也是常見的做法。
側拉:
側拉是一項很重要的技術動作,它能極度大地節(jié)省上肢力量。使一些原本困難的支點可以輕易達到,在過仰角地段時尤其被大量采用。其基本技術要點是身體側向巖壁,以身體對側手腳接觸巖壁,另一只腿伸直用來調(diào)節(jié)身體平衡,靠單腿力量把身體頂起,抓握上方支點。以左手抓握支點不動為例,是身體朝左,右腿彎曲踩在支點上,左腿用來保持平衡,右腿蹬支點發(fā)力,右手伸出抓握上方支點。
由于人的身體條件,膝蓋是向前彎的,若面對巖壁,抬腿踩點必然要把身體頂出來,改為身體側向巖壁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身體更靠墻,把更多體重傳到腳上,而且可利用上全身的高度,達到更高的支點,側拉動作有以下方面應當注意:身體側向巖壁,踩點腳應以腳尖外側踩點,不要踩得過多,以利換腳或轉(zhuǎn)身。
若此點較高,可側身后雙手拉牢支點,臀部向后墜,加大腰前空間,抬腳踩點,再雙手使勁把重心拉回到這只腳上,另一條腿抬起,不踩點,保持平衡用,固定手只負責把身體拉向巖壁,身體完全由單腿發(fā)力頂起,不靠手拉,以節(jié)省手臂力量。
發(fā)力前把腰肋頂向巖壁,體重傳到腳上,千萬不能松垮垮地墜著,這點在攀仰角時尤應注意。移動手應在發(fā)力前就向上舉起,把肋部貼向巖面,否則蹬起后再把手從下劃到頭上,中間必會把身體頂離巖壁,加大固定手的負擔。一次側拉結束后,視支點位置可做第二個連續(xù)側拉,雙手抓穩(wěn)后,以發(fā)力腳為軸做轉(zhuǎn)體,臉轉(zhuǎn)向?qū)龋胶馔仍诎l(fā)力腿前交叉而過,以腳尖外側踩下一支點,這時平衡腿變成了發(fā)力腿,移動手變成了固定手,做下一次側拉動作。其間腳發(fā)力腳踩點一定要少,否則不易做轉(zhuǎn)體動作。側拉主要在過仰角及支點排列近于直線時使用。
正確的訓練方法應該是在身體自前次訓練恢復并達到超補償后(約24至36小時)再開始下一次的訓練,才能使體能持續(xù)穩(wěn)定地進步。此外,訓練的份量必須配合體能的進步而逐漸增強,才能給予身體足夠的刺激,使體能有長期的進展,不致停滯在高原期。
結語:攀巖對于我們來說雖然是非常危險的,但是同時也是非常有趣刺激的。不同的攀巖方式帶來的體驗也是不同的,本文就為大家介紹了室內(nèi)及戶外攀巖的教學知識。但是小編在這里要提醒大家一下攀巖的一些注意事項大家一定要牢記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