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與用量
鮮地黃 12~30g ,生地黃 9~15g 生地和熟地的功效和區(qū)別。姜汁浸則不泥膈。酒制則不妨胃。鮮用寒,干用涼。
中藥地黃為玄參科植物的根莖,每年10—11 月采集,曬干即成生地。
將生地以砂仁、酒、陳皮為輔料,反復蒸曬至顏色變黑,質地柔軟即為熟地。
生地與熟地藥理作用是不同的,臨床醫(yī)生和消費者切記不可將兩藥互相替用。
生地性寒,功能為涼血清熱、滋陰補腎、生津止渴,常用于治療骨蒸癆熱、咽喉燥痛、痰中帶血等癥。
由生地為主制成的六味地黃丸,就是的補腎良藥,臨床還常用于慢性腎炎、高血壓、神經衰弱、肺結核等病的治療。
生地制成熟地后,藥性由寒變微溫,其功能也發(fā)生變化,成為補血藥。熟地配當歸、白芍、川芎就是大名鼎鼎的“四物湯”,常用于治療血虛癥。
熟地配白芍能養(yǎng)肝,配柏子仁可養(yǎng)心,配龍眼肉能養(yǎng)脾,配麻黃則通血脈。但熟地滋膩滯脾,有礙消化,故脾虛少食、腹?jié)M便溏者不宜服用。
做法一
1. 將雞宰殺后除去毛及內臟洗凈。
2. 生地黃洗凈后切成細條。
3. 生地黃與飴糖相混合后塞入雞腹內,用棉線扎緊。
4. 將雞置于瓷鍋中用文火燉熟,不加鹽、醋等調品。
做法二
1.將羊肉去筋去骨,切成小塊,入沸水焯去血水后撇沫漂凈。
2.當歸、生地洗凈后裝入紗布袋中,封口待用,干姜切片。
3.將羊肉、紗布袋,干姜均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同煮,用文火熬1小時,取藥袋棄之,再用武火燒沸,加醬油、黃酒、鹽適量,移至文火煮至酥爛,然后移至武火加糖略收汁即可。
從日常的飲食中,我們就可以獲取生地黃中的營養(yǎng)成分,但未必能夠被身體充分的吸收和利用。
結語:以上就是三九養(yǎng)生堂為大家介紹生地的功效與作用。生地經常被用作中藥材,但它也是可以與其他食材搭配做成菜的。它的功效有很多,還可以治療血虛癥,但是不利于消化,所以消化不好的人要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