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梅的各家論述
1、《本經(jīng)》:主下氣,除熱煩滿,安心,肢體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惡肉。
2、《別錄》:止下痢,好唾口干。利筋脈,去痹。
3、陶弘景:傷寒煩熱,水漬飲汁。
4、盂詵:大便不通,氣奔欲死,以烏梅十顆,置湯中,須臾挼去核,杵為丸如棗大,納下部,少時即通。擘破水漬,以少蜜相和,止渴?;魜y心腹不安,及痢赤、治瘧方多用之。
5、《本草拾遺》:去痰,主瘧瘴,止渴調(diào)中,除冷熱痢,止吐逆。
6、《日華子本草》:除勞,治骨蒸,去煩悶,澀腸止痢,消酒毒,治偏枯皮膚麻痹,去黑點(diǎn),令人得睡。又入建茶、干姜為丸,止休息痢。
7、《本草圖經(jīng)》:主傷寒煩熱及霍亂躁渴,虛勞瘦贏,產(chǎn)婦氣痢等方中多用之。
8、《用藥心法》:收肺氣。
9、《綱目》:斂肺澀腸,治久嗽,瀉痢,反胃噎膈,蛔厥吐利,消腫,涌痰,殺蟲,解魚毒、馬汗毒、硫黃毒。
10、《本草求原》:治溲血、下血、諸血證,自汗,口燥咽干。
11、王好古:烏梅,能收肺氣,治燥嗽,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
12、《綱目》:烏梅、白梅所主諸病,皆取其酸收之義。惟張仲景治蛔厥烏梅丸,及蟲NI方中用者,取蟲得酸即止之義,稍有不同耳。《醫(yī)說》載曾魯公痢血百余日,國醫(yī)不能療,陳應(yīng)之用鹽水梅肉一枚,研爛,合臘茶入醋服之,一啜而安。大丞梁莊肅公亦痢血,應(yīng)之用烏梅、胡黃連、灶下土等分為末,茶調(diào)服亦效。蓋血得酸即斂,得寒則止,得苦則澀故也。
13、《本草經(jīng)疏》:梅實(shí),即今之烏梅也,酸。
《經(jīng)》曰:熱傷氣,邪客于胸中,則氣上逆而煩滿,心為之不安。烏梅味酸,能斂浮熱,能吸氣歸元,故主下氣,除熱煩滿及安心也。下痢者,大腸虛脫也;好唾口干者,虛火上炎,津液不足也;酸能斂虛火,化津液,固腸脫,所以主之也。其主肢體痛,偏枯不仁者,蓋因濕氣浸于經(jīng)絡(luò),則筋脈弛縱,或疼痛不仁,肝主筋,酸入肝而養(yǎng)筋,肝得所養(yǎng),則骨正筋柔,機(jī)關(guān)通利而前證除矣。
14、《本草新編》:烏梅,止痢斷瘧,每有速效。
15、《本草求真》:烏梅,酸澀而溫,似有類于木瓜,但此入肺則收,入腸則澀,入筋與骨則軟,入蟲則伏,入于死肌、惡肉、惡痣則除,刺入肉中則拔,故于久瀉久痢,氣逆煩滿,反胃骨蒸,無不因其收澀之性,而使下脫上逆皆治。且于癰毒可敷,中風(fēng)牙關(guān)緊閉可開,蛔蟲上攻眩仆可治,口渴可止,寧不為酸澀收斂之一驗(yàn)乎。不似木瓜功專疏泄脾胃筋骨濕熱,收斂脾肺耗散之元,而于他癥則不及也。但肝喜散惡收,久服酸味亦伐生氣,且于諸癥初起切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