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技相合
和兆元所創(chuàng)的太極拳被稱為“帶理架”,是因為拳架以《周易》之理為指導,像其形(圓),取其意(陰陽、五行、八卦),用其理(陰陽變易、五行相克、天人合一)?!兑?middot;系辭》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人體有左右兩脅,進而分兩肩、兩胯四大節(jié),兩肘、兩膝,兩手、兩腳八小節(jié)。和氏家傳的《太極拳體用總歌》曰:“一圓即太極,上下分兩儀,進退四象,開合是乾坤,出入綜坎離,領落錯震巽,迎抵推艮兌。”圓為太極自象,運動時以走圓為基礎,以身體相應部位的上下、進退、開合、出入、領落、迎抵等有陰陽關系動作的不同組合,形成太極拳一動無不動,周身協(xié)調,連貫圓轉的運動特色。
以陰陽變化時產(chǎn)生的分、合勁力,形成太極拳千變萬化的技擊方法。一勢之中太極、兩儀、四象、八卦俱可呈現(xiàn)。和氏拳譜中和兆元所繪的“人身太極圖”與《太極拳體用總歌》珠聯(lián)璧合,進一步闡明了和式太極拳技理相合的特點。和式太極拳的傳授有“裝東西”一說,拳架不裝東西為空架,裝得早適得其反,裝得晚苦練無益。要求在不同的技術層面上掌握不同層次的理論以及循序漸進的教學特點,即所謂“一層功夫一層理,一層功夫一層技。”和兆元在《太極拳要論》中指出:“理技相合,太極真諦,習者不可不詳細揣摩焉。若理能守規(guī),久恒自成也。”
“耍拳”理論
和式太極拳強調理法自然,行功走架又稱“耍拳”,勢勢處處以后天引先天,順乎自然。和慶喜在整理和兆元所傳的《耍拳論》中寫道:“太極拳用功之為‘耍拳’,此是吾和氏太極拳獨特之處”。所謂“耍拳”是指在行功走架過程中,要求自然、松柔、輕靈,如兒童玩耍一般自如,不必用意使氣,更不能顯示發(fā)勁。“耍拳”理論取法于道家的自然之道,《易》學陰陽之理及以弱勝強、無為之為之論。和式太極拳耍拳時,把輕靈自然比喻為:身法運轉要像三尺羅衣掛在無影樹上,在空中迎風飄蕩。把身體中正比喻為:打拳如坐轎,不貪不欠。身法要像先天太極圖中的子午線那樣垂直中正,上自百會,下至會陰,形成一條直線等。
把身體處處走圓比喻為:大圈套小圈,小圈套大圈,渾身都是圈,如一棵大樹掛滿無數(shù)圓環(huán),風擺樹動,環(huán)環(huán)皆轉,如軸如輪。把太極拳的技法比喻為:滑如池魚、粘如鰾膠、軟如棉花、硬如鋼。耍拳的規(guī)矩以自然為根本。舉一例說明,人在無意識狀態(tài)下,舉起手掌時的狀態(tài)一定是側立掌。此時,手掌是自然的狀態(tài),也就合規(guī)矩。和式太極拳的三直、五順,三節(jié)、六合等要領,皆以自然為規(guī)矩。如三直中的身直之要領,除要求軀干不能左歪右斜,前俯后仰外。
還要求腰脊中正,人體脊柱的先天狀態(tài)并無彎曲,后天不良的違背自然行為的增加,致使常有頸椎,腰椎疾病發(fā)生。和式太極拳以后天之方法使其回歸先天自然狀態(tài)。身法中正自然,有助氣沉丹田,能練丹田先天之氣,也是太極拳健身養(yǎng)生之道。身體正直,勁力上下通達,氣血順暢,合太極拳自然之理。五順要求手、身、腿、腳、意處處順遂。順,則周身通達自然。就像練習鄭多燕減肥舞一樣,需要動作運用連貫。
使人體處于順遂自然的佳狀態(tài)。才能進退自如,把握先機,在技法上實現(xiàn)以順制逆,我順人背,避實擊虛,以求四兩拔千斤的省力的技擊效果。總之,通過輕松自然的耍拳,達到身體輕靈圓活,無處受力。變化迅速,引勁落空。沾連粘隨,急應緩隨。勁力蓄備,把握先機的目的。“耍拳”理論的準則有三:以柔中求剛為目的,以輕靈自然為原則,以中正平圓為用功方法。“耍拳”理論是和式太極拳區(qū)別于其他流派太極拳的一個顯著特點。
結語:上文中介紹了關于和式太極拳的技術特點和它的歷史形成、理論特色,和式太極拳是由太極宗師和兆元成立的,他讓這一拳架不僅在技術風格上獨樹一幟,而且具有鮮明的理論特色與技術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