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qū)分太極拳纏絲勁,常見的方法,是分為順纏和逆纏,就是:小指側向手心旋裹或小趾側向足心旋裹叫順纏。大指側向手心旋裹或大趾側向足心旋裹叫逆纏。這種方法,沒有同內氣的收放結合起來,顯得過于簡單。陳鑫在《太極拳圖畫講義》中,把纏絲勁分為十二種,就是:“進纏,退纏;左纏,右纏;上纏,下纏;里纏,外纏;順纏,逆纏;大纏,小纏”,則顯得過于繁瑣。根據(jù)太極拳纏絲勁的內涵和特點,把它區(qū)分為出勁順纏、收勁順纏、出勁逆纏、收勁逆纏四種纏絲法,比較容易掌握。
?、俪鰟彭樌p。凡手足向外伸展,內氣循臂腿內側向前斜纏而下至于手足者,稱為出勁順纏。比較詳細些說,手臂伸展向外,內氣由丹田發(fā)出,經(jīng)命門穴,循脊而上,過大椎穴,逾肩井穴向后,繞臂斜纏而下,從尺骨端向里,過掌心勞宮穴,達中指端,是上肢的出勁順纏。足腿伸展向外,內氣由丹田發(fā)出,下行至會陰穴,經(jīng)前襠向外,過胯向后,繞腿斜纏而下,經(jīng)內踝,過足心涌泉穴,沿腳掌里側向前,達大趾端,是下肢的出勁順纏。
?、谑談彭樌p。凡手足向里屈收,內氣循臂腿外側向后斜纏而上至于肩胯者,稱為收勁順纏。比較詳細些說,手臂屈收向里,內氣從中指端回收,過掌心勞宮穴,從橈骨端向外,繞臂斜纏而上,至肩,經(jīng)胸部膻中穴,向下歸于丹田,是上肢的收勁順纏。足腿屈收向里,內氣由大趾端回收,過足心涌泉穴,沿腳掌外側向后,經(jīng)外踝,統(tǒng)腿斜纏而上,過胯,由后襠至會陰穴,再向上歸于丹田,是下肢的收勁順纏。
③出勁逆纏。凡手足向外伸展,內氣循臂腿外側向前斜纏而下至于手足者,稱為出勁逆纏。比較詳細些說,手臂伸展向外,內氣由丹田發(fā)出,經(jīng)命門穴,循脊而上過大椎穴,逾肩井穴向前,繞臂斜纏而下,從橈骨端向里,過掌心勞宮穴達中指端,是上肢的出勁逆纏。足腿伸展向外,內氣由丹田發(fā)出,下行至會陰穴,經(jīng)后襠向外,過胯向前,繞腿斜纏而下,經(jīng)外踝,過足心涌泉穴,沿腳掌外側向前,達大趾端,是下肢的出勁逆纏。
?、苁談拍胬p。凡手足向里屈收,內氣循臂腿內側向后斜纏而上至于肩胯者,稱為收勁逆纏。比較詳細些說,手臂屈收向里,內氣從中指端回收,過掌心勞宮穴,經(jīng)尺骨端向外,繞臂斜纏而上,至肩,經(jīng)胸部膻中穴,向下歸于丹田,是上肢的收勁逆纏。足腿屈收向里,內氣由大趾端回收,過足心涌泉穴,沿腳掌里側向后,經(jīng)內踝,繞腿糾纏而上,過胯,由前襠至會陰穴,再向上歸于丹田,是下肢的收勁逆纏。
三、太極拳纏絲勁的功能
在醫(yī)療保健方面,以內氣運轉為內容的纏絲法,有利于疏通經(jīng)絡,增強臟腑功能,鍛煉肌膚、骨骼和關節(jié)。出勁纏絲著重疏導手三陰和足三陽經(jīng)氣,收勁纏絲著重疏導手三陽和足三陰經(jīng)氣。手足每轉一圈,十二經(jīng)和任督二脈都得到疏導。《靈樞·本藏篇》說:“經(jīng)脈者,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jié)者也。”經(jīng)絡疏通了,臟腑機能就可加強,肌膚、骨骼和關節(jié)就可能得到濡養(yǎng)。纏絲法的劃圈旋轉與通常的手足屈伸相比,能使更多的肌膚、骨骼和關節(jié)參與活動,也有利于提高肌膚張弛的機能,增強骨骼和關節(jié)的柔韌性。
在技擊競賽方面,纏絲勁是太極拳各種技擊方法的基礎。太極拳主張因勢利導,借力打人。與人交接時,肢體螺旋形的屈伸進退,能夠避免同對方來力頂抗,化減來力強度,便于利用力學原理適當加力,根據(jù)自己的需要,改變力的方向,動搖對方身體重心,造成我順人背的形勢。纏絲勁的沾連法,還能夠沾連住對方的肢體,使其不易脫離。陳鑫說:“拳中必用纏絲者,沾連之法全在于此,引進之法亦在于此。”又說:“唯以柔軟纏絲法接之,未沾住人身則已……如既沾住,則吾以纏絲法捻住其皮肉,纏而繞之,沾之,連之,粘之,隨之,令其進不得進,進則前入坑坎;退不得退,退則恐我擊搏,故不敢硬離去。此纏絲勁之在拳中為緊要妙訣也。”
纏絲勁還是技擊爆發(fā)力的基礎。身軀和四肢的纏絲法,可以使內氣的收放運轉暢通無阻;可以使全身勁力以腰脊為樞紐節(jié)節(jié)貫串,達于手足;可以使關節(jié)運動幅度增大,靈活性提高,穩(wěn)定性加強;可以使全身肌肉一部分充分松弛,另一部分充分緊縮,增強肌肉的伸縮機能。因而當技擊發(fā)放時,內氣自丹田猝發(fā),肌肉張弛倏然一轉,就可做到動力完整,爆發(fā)力增強。
結語:太極拳是一門有很多學問的功夫,練習太極拳一定要堅持不懈,進步往往是在一次次改正錯誤中產生的,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夠在太極拳修習的道路上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