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病入膏肓”這個詞語,但是,肯定有很多人不知道膏肓其實是中醫(yī)里一對重要的穴位,而且關(guān)于膏盲穴,還有一段歷史典故呢。想知道膏盲穴的有趣典故和膏盲穴對人體作用的就看看本文吧。
據(jù)說,晉景公生病后派人到秦國求醫(yī),秦國就派了醫(yī)緩前去給他治病。但是在醫(yī)緩還沒到的時候,景公做了個夢。在夢里,他的病竟然變成了兩個小孩,一個小孩說:“那人是名醫(yī),會傷害我們,往哪里逃呢?”另一個說:“我們在膈之上,心之下,‘膏肓’之處,艾灸、針刺和藥力都難抵達,他怎么能奈何得了我們呢?”沒想到醫(yī)緩為晉景公診斷后,說:“病在膈之上,心之下,已入膏肓,無法治了。”沒想到后來景公果然不治而亡了。
“膏肓穴”就在第四、第五胸椎間兩旁三寸(約四橫指)處,屬足太陽膀胱經(jīng)。
唐代藥王孫思邈曾在《千金方》中說:“膏肓能主治虛羸瘦損、五勞七傷及夢遺失精、上氣咳逆、痰火發(fā)狂、健忘、胎前產(chǎn)后等,百病無所不療”。
如果你患上了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等慢性疾病。而且因為較長的時間沒有得到醫(yī)治變得體弱消瘦時。就很大程度上說明身體氣血陰陽均已受損,適宜取膏肓穴施灸治療。終達到扶陽固衛(wèi)、濟陰安營、促進血液循環(huán)的作用,終使身體恢復(fù)強壯。
穴性特點
膏盲也就是指心下膈上之脂膜,內(nèi)與心膈間脂膜相應(yīng),邪正之氣由此出入轉(zhuǎn)輸。在這兩個中間,肉多的就是膏,心下亦為膏。膜脂為盲,膈上亦為肓。
《左傳·成十年》:“在盲之上、膏之下。”注:“肓,鬲也。”《集韻》:“膈,盲也,字本作鬲。”《說文》:“肓,心下鬲上也。”
《千金方》載:“膏肓俞無不治,主贏瘦虛損,夢中失精,上氣咳逆,狂惑忘誤”。
《循經(jīng)考穴編》載:“膏肓俞主五勞七傷,諸虛百損……骨蒸盜汗……舉重失力,四肢倦怠,目眩頭暈,脾胃虛弱。”
當(dāng)久病不愈、身體呈現(xiàn)羸弱消瘦狀態(tài)時,宜取膏肓穴施灸以扶陽固衛(wèi),濟陰安營,調(diào)和全身氣血,從而取得恢復(fù)強壯的效果。
現(xiàn)代大量臨床報道和實驗研究證實,針刺或艾灸膏肓對虛損性疾患如肺纖維化、慢性支氣管炎、百日咳等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現(xiàn)代針灸全書》中記載:“膏肓俞為一切血癥常用穴”,亦有人報道針刺此穴可改善惡性貧血。筆者臨床使用本穴治療亞健康狀態(tài),收到良好效果。
操作技法
刺、灸膏肓穴時,取穴方法十分重要,若姿勢不正確,穴位被肩胛骨擋住,便起不到應(yīng)有的效果。
古代醫(yī)家指出,該穴的簡單取法是:在第四胸椎下兩旁相去各3寸(約4橫指)處。為了避免被肩胛骨遮蓋,故應(yīng)“正坐,曲脊,伸兩手,以臂著膝前”,胛骨自然相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