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母草
原料別名:坤草、益母、益明、苦低草、郁臭草、夏枯草、野天麻、豬麻、益母艾、益母蒿、四棱草、地母草
原料分類:藥食兩用食物
食用提示:內(nèi)服:煎湯,10至30克;或熬膏,或入丸、散。 外用:適量,煎水洗或鮮草搗敷。
禁忌人群:陰虛血少、月經(jīng)過多、寒滑瀉利者禁服。
適用人群:一般人都可食用。
1原料介紹
益母草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和細葉益母草的全草。益母草一年或二年生草本,生于田埂、路旁、溪邊或山坡草地,尤以向陽地帶為多。分布于全國各地。全草在每標開花2/3時采收,選晴天齊割下地上部分并立即攤放,曬干后打成捆。
1. 益母草莖呈方柱形,四面凹下成縱溝,長30至60厘米,直徑5毫米,表面灰綠綠色或黃綠色,密被糙伏毛,體輕,質(zhì)韌,斷面中部有髓,葉交互對生,多脫落皺縮破碎,完整葉片灰綠色,下部葉掌狀3裂,中部中分裂成多個長圓形線狀裂片;上部葉羽狀深裂或淺裂成3片。輪傘花序腋生,花紫色,多脫落,花萼茼狀,宿存,內(nèi)有小堅果,氣微,味淡。
2. 細葉益母草與益母草不同點為:莖中部葉掌狀3全裂,裂片又羽狀分分裂成小裂片,花序睥苞葉明顯3深裂,小裂片線狀。
以質(zhì)嫩、葉多、色灰綠者為佳。
2營養(yǎng)分析
益母草嫩莖葉含有蛋白質(zhì)、碳水化合物等多種營養(yǎng)成分。
3食用指導
1. 月經(jīng)不調(diào)、經(jīng)閉因于血瘀者,可與當歸、牛膝、香附、丹參等配伍,以增強活血祛瘀作用。
2. 腎病水腫,面目虛浮,小便不利或尿血者,可與白茅根、茯苓、車前子、金銀花等配伍,以提高清熱利尿消腫之效。
3. 臨床可與金銀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等配伍,以增強清熱解毒之力。
4. 益母草忌鐵器。
4食材文化
具有活血調(diào)經(jīng),祛瘀止痛,利尿消腫,清熱解毒;
主治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經(jīng)閉,胎漏難產(chǎn),胞衣不下,產(chǎn)后血暈,瘀血腹痛,跌打損傷,腎病水腫,小便不利,尿血,癰腫瘡瘍。
5溫馨提示
養(yǎng)生推薦
食譜推薦
當季食譜推薦
熱門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