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黨參
能補中益氣、生津養(yǎng)血,常用于氣虛不足的乏力、氣短、心悸、食少、便溏、氣津兩傷的口渴;氣血兩虛的面色萎黃、頭暈等癥,以及病后體虛、營養(yǎng)不良。
黨參、黃芪伍用,出自《脾胃論》補中益氣湯。用于治療脾胃氣虛所引起的身熱有汗、口干口渴、喜用熱飲、頭痛惡寒、少氣懶言、飲食無味、四肢乏力、舌嫩色淡、脈虛大,或中氣不足、清陽下陷所引起的脫肛、子宮脫垂、久痢、久瘧等癥。
六、人參
大補元氣,有補益強身作用,可抗衰老,適用于久病體虛、心悸心慌、肢冷、氣短、虛脫、心衰、神經衰弱等癥,提高免疫功能,促進疾病的康復。
關于人參的食用方法,《清宮檔案》里記載了很多,如“把它切成片,含在嘴里,直到它軟化了,再咀嚼咽下去……”這是人參的一個服用方法,即“含服”。另外,就是泡酒。拿一兩根人參,配一點滋陰的藥物,如枸杞子,泡在酒里,每日小劑量飲用一點,既補氣又養(yǎng)陰。
上面六款中草藥材在中醫(yī)治療疾病的藥材中是比較常見的名貴重要藥材,所以對身體進補非常的好,詳細如上。
艾灸保健穴位補元氣
從中醫(yī)養(yǎng)生學的角度來看,冬季是進補的好時節(jié)。冬令進補能夠使營養(yǎng)物質轉化的能量儲存于體內,從而扶正固本,增強抵抗力。
進補以食補為上。《內經》有“秋冬養(yǎng)陰”之說,因此,滋益陰精是冬季養(yǎng)生的重要內容,好能多吃白菜、銀耳、木耳、枸杞、獼猴桃等補益陰液的食物。飲食要以溫熱為主,如食用糯米、狗肉、羊肉、大棗、桂圓、芝麻、韭菜等。
冬天的風常為北風,其性寒。同時,“寒”也是冬季氣候變化的主要特點。中醫(yī)認為,寒為六淫之一,故冬天應保暖避寒,老人尤其要暖好背。起居宜早睡晚起,讓睡眠的時間長一點,好是等到太陽出來以后再起床活動。
此外,冬季的傳統養(yǎng)生方法還有很多,比如叩齒、干洗澡、揉腹、艾灸等,在日常生活中都可做,對身體很有益處。尤其是艾灸,可以灸一下保健穴位,如足三里、中脘、關元、氣海等。肚臍里是神闕穴,對補益元氣十分重要。
結語:上述內容就是關于冬季如何補元氣的一些相關內容介紹,通過上面的介紹詳細大家對于元氣都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了。如果我們想要身體健康,免受疾病之苦的話,平時一定要做好預防工作。疾病預防從養(yǎng)元氣開始,因此大家在平時可以參考上述小編給大家總結的養(yǎng)元氣的方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