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國農業(yè)局食品安全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蒂娜·特納斯認為,應該要用溫度計確認食物的溫度,像牛肉、豬肉或羊肉的烹調溫度至少要145,家禽類要加熱到165。
2.美國巴斯蒂爾大學的埃米·菲莎表示,除了有面筋不耐癥或對面筋敏感的人以外,其他人并不會因為不吃面筋而受益。同樣,醣類是主要的能量來源,許多含醣食品中含有必需的營養(yǎng)素,像蔬菜、水果、全麥類等。
3.有人認為食品掉在地上,于5秒內撿起來的話,還是可以吃的(5秒原則),但其實細菌已附著在食物上了。
4.有人說生熟食好分不同砧板處理,但有可能流理臺或餐桌早已被曾放在地上的袋子污染了。
5.有機食物并不一定營養(yǎng)較多,但可確定的是較少農藥或添加物。
6.外出采購時也要注意易腐敗食品的保存溫度,夏天好不要讓食物放在車內超過1小時,或是在車上安裝小冰柜,在沒有打開的情況下應該可以保存4小時。
7.能量飲料通常含有大量咖啡因或是刺激物,但這些飲料并未受到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的監(jiān)控,兒童、孕婦、高血壓患者應該避免,而均衡飲食、有規(guī)律運動、減緩壓力,以及充足的睡眠能夠降低對能量飲料的需求。
8.廚房中洗碗用的海綿通常含有多細菌,可以將海綿打濕后放在微波爐內加熱2分鐘,就能殺死細菌并延長海綿的使用時間。
“純天然”概念可靠嗎?
絕不能認為“純天然”就好,不“天然”就不好。關鍵的標準是看它對我們人類有沒有好處,而不是是否“天然”。
現代科學技術發(fā)展日新月異,而我們的日常生活也和科技聯系越來越緊密。很多新觀念、新知識,我們不了解就落伍了。而很多科學家、科技工作者,也很愿意和公眾分享知識和心得。從本期開始,科技周刊將不定期推出《科學沙龍》欄目,聽專家們聊聊科學上的那些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