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練習太極拳可以起到養(yǎng)生的功效,那么從養(yǎng)生的角度怎樣的練好太極拳才能起到養(yǎng)生的作用呢?這成了很多的武術愛好者為了健身的人頭疼的問題。首先我們應該掌握的是關于太極養(yǎng)生的基礎知識。
太極拳需要的不僅是不斷的練習,還需要我們?nèi)闹畜w會。
練太極拳,練的是什么?太極拳是身心的鍛煉,太極拳練的是意和氣,意即意念。氣乃丹田之氣.意為帥,氣為旗,練到氣沉丹田。中醫(yī)養(yǎng)生學講的是調(diào)理人的氣血,通過飲食、藥劑、疏通經(jīng)絡的方法提升人身之氣血,從而調(diào)動人體自身的免疫功能,達到治未病、養(yǎng)生之功效。從中醫(yī)養(yǎng)生學的角度講,太極拳練的是"精、氣、神",練的是內(nèi)功,收斂內(nèi)氣藏于身,方能延年益壽.大家都知道西游記中傳說吃了會長生不老的唐僧吧,他的法號----唐三藏,他就是修煉到將精、氣、神這三寶都藏于一身了(戲說!).練太極拳練的是內(nèi)氣而不是表面動作,通過人們持久的、正確的練習提升丹田之氣 ,使身體中的氣血充盈,血脈通暢,達到強身健體之功效。要到達這一功效,練太極拳需掌握正確的方法,練內(nèi)氣,而不是表面的抬手提足的動作,以意領氣,以氣帶動抬手提足,即"意氣君來,骨肉臣",這樣練太極拳才能積攢丹田之氣。
那么氣從何而來呢?練習太極拳首先心要靜,意識要集中,從身心上做好啟練的準備,身心放松,當人用力時會有心口發(fā)緊的感覺,要有無為之感,心安神泰,進入"虛其心,實其腹,意大定"的練功狀態(tài),人有了定力,是取勝的前提.太極拳的每一個動作都有起動、有回落,有開有合,合時要合的緊,丹田合到家;開要開得舒展,意念要展開,我們常說的動作要舒展緊湊,從中體會"其大無外,其小無內(nèi)"的意境.當每個動作起動時,意念從會陰上一寸點火發(fā)力提起,用意念引領著氣,提起回落,一張一弛,一緊一松,一陰一陽,虛實相間,有開有合.開時,氣從后背上升,虛領頂勁,命門后突從后脖領起力,領起---手起;合時,氣從身前回落于丹田,即"督(脈)升任(脈)降". 氣從會陰起,腳蹬地,氣起于足;主宰于腰;灌于肩;達于手;回落于丹田。轉(zhuǎn)到下一個動作之前,丹田之氣自動由兩腿松沉到兩腳的涌泉穴,這時如行云流水般地完成了一個整體動作。用意念引領氣行,每個動作轉(zhuǎn)換銜接時意念不要斷,即形斷意連,如同練習軟筆書法是一樣的道理,各門藝術有相通之處.依次循環(huán)往復,整套動作融會貫通。練太極拳的每個動作時氣要下沉,不能憋著氣或漂浮著,口鼻呼吸要自然,大松大軟地慢練,邊練邊領悟全身放松的感覺.身體以腰帶脈為界,下半身恰似藤子制的鞭桿,上身好比鞭條,手臂似鞭稍,鞭桿和鞭條相接處為"命門"(穴),意念源頭在腰隙,命門(穴)腰隙為源頭,力從鞭桿起,帶動鞭條,作用于鞭稍.練拳時要在不刻意間讓身體充氣,調(diào)整好呼吸過程,身體充氣時象一只充了氣的空心球,給接觸到你的對方是足夠的反彈力,如果錯誤地用蠻力練,勁就像實心球,就像那吊起來被打的沙袋. 練好丹田之氣非一日之功,要在長期堅持習練中逐漸悟道增長.長此以往堅持習練,氣脈相通,方能達到練功之效,練拳貴在堅持,常有人形容太極拳習武之人十年不出門。
首先就是要正確的掌握太極拳的套路,這樣才能理解接下來的動作問題。
在此基礎之上,慢慢悟出每個動作提氣、回落的韻律。其次,既要有練丹田之氣的意念,又不能意過重,不能盲目地刻板地去追求所謂的氣。習練時要有用意念引領氣行的意識,但又不能過重地去想,練拳的人有句話----"知道,不想",在自我得意的狀態(tài)中練拳,一切均在有意無意之間,有意似無意即真意,太極里有哲理.練習太極拳好似從一座樓房的頂層逐層往下搬東西,搬到底層后再搬出來,一套太極拳打下來樓房的東西搬空,身體感覺虛、空、輕,道法自然,空空洞洞難求.大家都知道西游記里那火眼金睛、騰云駕霧、大鬧天宮的孫大圣,他的法號就叫"悟空"。
練習太極拳時感覺身體下半部如水,上半部如云,動作在意又不在意,如行云流水,自在舒緩;身輕似水流,恰似在空氣中游泳;身體的自我按摩,好似在休息;在畫絢爛的圖畫,悠悠然矣;有騰云駕霧之感.輕,感覺身體比空氣還要輕,兩腳像水上載重的木船,有沉有浮;兩腿像汽車減震的彈簧,有伸有縮,命門始終后突,(自然放松的后突),命門后突宜延年,動物中壽命極長的烏龜,其背總是突鼓著。
掌握正確的方法練功后會感覺很舒服,人感覺舒服了說明身體健康,身體健康了才能有舒服的感覺,如果有胸堵、頭昏、氣憋的感覺,就不舒服了,是意太重,方法不得當所致,戴上了緊箍咒.切莫將太極拳練成僵硬的太極操,或只求表面動作柔美而毫無內(nèi)力的太極舞.不要刻意追功夫,相反要有一心耕耘不問收獲的心態(tài),功到自然成.
來向你太極拳的關鍵就是:松,中正。
"松"身體要松,練拳講究骨肉要松,皮毛要攻. 松而不懈,神意要內(nèi)斂,不能張揚外漏,滿身輕瀝頂頭懸,要養(yǎng)著練,含胸、拔背、垂肩、墜肘.腳、小腿、大腿三節(jié);手、小臂、大臂三節(jié),如藕節(jié),節(jié)節(jié)放松,藕斷又相連.練習站樁時好似抱著一個輕紗燈籠.含胸,如兩扇門虛掩著,背部像一把撐開的傘面,前身像傘骨架,陰陽相間.垂肩好似腋下夾著兩個小氣球.怎樣才能做到手臂放松呢?人的第一意識是手使勁,練太極拳要進入第二意識,想象你的兩手臂長在兩胯處,用胯帶動手臂.太極拳的動作均主宰于腰,手臂即在腰處,腰發(fā)力啟動手臂隨即動,也就是說"忘掉手",以腰的力帶動手臂的起落.
"中正"我們說氣宜直養(yǎng)而無害,意念上鼻與丹田要成一直線,站立、行走、打拳均要保持這一狀態(tài),以養(yǎng)浩然之氣.練時身體要平衡,身體的重心在兩腳之間,動作在變化,隨著身體的移動漸漸調(diào)整身體的重心,兩腳虛實相間,重心輪流移動,注意變化移動是漸漸的,緩緩的,保持中正, 身體保持在圈內(nèi),打、擠、后靠不出圈, 不要東倒西歪,前仰后合,搖頭晃腦,否則就失去平衡,身體不穩(wěn).
學、練太極拳,掌握正確的方法和要領,后做到自如要有個過程,從僵硬勁――>僵柔勁――>松沉勁――>輕靈勁――>虛靈勁,不能急于求成,俗話說不怕慢就怕站,知易行難,練拳要堅持,年深日久方見功夫。